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倩(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以图写俗:《北京风俗图谱》中的岁时节俗图像[J].节日研究,2022,第2期
  • 宋妍(辽宁大学文学院).一场盛大的都市动员:宋元时期元宵节发展的城市化隐喻[J].节日研究,2022,第2期
  • 韩梅(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西园鼓吹醉良辰,埋火张灯种种新”——朝鲜使臣笔下的清代皇家上元节庆祝活动[J].节日研究,2022,第2期
  • 陈刚,方上源,胡婷(贵州民族大学).2021年贵州省石阡县说春调查报告[J].节日研究,2022,第2期
  • 王志荣,崔岐恩(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教师节的教育意义:基于Nvivo的质性分析[J].节日研究,2022,第2期
  • 刘潞欣(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图俗互证视角下北京地区寒衣节习俗及其变迁[J].节日研究,2022,第2期
  • 亚历桑德罗·泰斯塔1,齐龙飞2,姬中龙2(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学社会学研究所;齐鲁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成为“遗产”的节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土化与欧洲公共仪式中的文化和身份运筹[J].节日研究,2022,第2期
  • 侯文卿(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纪念与宣传:社会主义青年团国际少年日的历史镜像[J].节日研究,2022,第2期
  • 郑学然1,刘宝全2,高子迪3(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韩国秋夕与中国中秋节风俗比较研究[J].节日研究,2022,第2期
  • 李涛(北京大学中文系).祭祖时序的礼俗权衡——朱熹节祠观与“四先生”节祠观的区别及其影响[J].节日研究,2022,第2期
  • 何点点1,张诗尧2(中国艺术研究院;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消失的边界:20世纪40年代川南庙会与乡村共同体的形成[J].节日研究,2022,第2期
  • 李银平.景观叙事圈层的建构——以骊山人祖庙为个案[J].节日研究,2022,第2期
  • 刘畅1,陈丽娟2(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韩语系;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此端午非彼端午:中国端午节与韩国江陵端午祭之比较[J].节日研究,2022,第2期
  • 陈媛,贾心茹(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韩国江陵端午祭的原始崇拜与宗教信仰[J].节日研究,2022,第2期
  • 杨茜(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假死与活态:血社火民俗中的“情念程式”[J].节日研究,2022,第2期
  • 李文宁(聊城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岁时民俗书写的多重样态[J].节日研究,2022,第1期
  • 朱国立,马托弟(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唐宋节俗中的卫生防疫——以敦煌本《珠玉抄》《大唐新定吉凶书仪》为中心[J].节日研究,2022,第1期
  • 李向振(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冬至节俗源流及其文化内涵[J].节日研究,2022,第1期
  • 刘秀峰(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公共文化管理与教育学院).节气文化场景的社区再生产与空间重塑[J].节日研究,2022,第1期
  • 贺少雅(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社祭传统与村落公共性——浙江平卿村“做福”的再讨论[J].节日研究,2022,第1期
  • 王玉冰(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裴丽珠与中国岁时节日研究[J].节日研究,2022,第1期
  • 马荣良(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虚构与真实:寒食节“介子推说”的历史真实性[J].节日研究,2022,第1期
  • 张建军(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二十四节气饮食的社会功能与现代意义——对立夏“食传统”的文化考察[J].节日研究,2022,第1期
  • 金晶(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法学院).节日中传统区域生活的戏剧化呈现——以古丈县跳马节为例[J].节日研究,2022,第1期
  • 宋妍(辽宁大学文学院).媒介场域内春节仪式生产史[J].节日研究,2022,第1期
  • 陈施融(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疫情下的春节:“非正常”时段的“非日常”生活——以2020年四川邛崃南庭小区为例[J].节日研究,2022,第1期
  • 郭烨佳(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节庆仪式、现代乡贤与乡村文化的互动关系——以广东湛江调顺村“年例”为中心的考察[J].节日研究,2022,第1期
  • 李小真(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仪式传统与村落公共空间的建构——赣南寨坑村“祭大神”活动考察[J].节日研究,2022,第1期
  • 秦承泽(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非遗”嵌入与乡民艺术的传承发展——鲁南郑家庄八仙灯调查报告[J].节日研究,2022,第1期
  • 郑晓东,张多(云南大学文学院).古节:晋南稷山县36岁同龄人的节庆再造——兼论其在乡村振兴中的治理意义[J].节日研究,2022,第1期
首页 1 尾页 共有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