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宣国(长沙师范学院文学院).《诗经》阐释与明代辨体、声用、情教的诗学观[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王晓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北宋怪奇诗风与易学观物方式[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李雪(南开大学文学院).论方回诗论中的“奇”观念[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易兰(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从含蓄到意象:明代阮籍诗的接受转向及其美学背景[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聂辽亮,邱江宁(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宣文阁文人群与元末文坛格局[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刘锋杰(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章学诚的艺术论:在“工”与“徒善”之间[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周丹丹(上海大学中文系).八股文“代言”说综论[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卢坡(安徽大学文学院).题他、自题与他题:朱孝纯题画诗研究[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蒙显鹏(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日本的四六图谱系[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王成(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选本批评与朝鲜古代文人的中国文学史观念[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郭星明(川北医学院).《宋诗话辑佚》误收内容考辨[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王新芳1,张其秀2(齐鲁师范学院;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论查慎行“熟处求生”诗学理论与明代书画论之关联[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李山岭(亳州学院中文与传媒系).从禅话到词话:“向上一路”内涵变迁论[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吴斌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红楼梦》发微——以儒家文化为视角[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李鹏飞(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情志药石:中国古代的文学治疗功能及意义[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刘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世说新语》“名教乐地”说新解——兼论西晋玄学家乐广的玄学立场及思想史意义[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詹福瑞(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求实为正 臻于质朴——牟世金先生的《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研究[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仲冬梅(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也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追忆与怀古——兼与宇文所安教授商榷[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史一辉(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论胡缵宗的乐府诗创作与诗学意义[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吴承学,史洪权(中山大学中文系).《六艺流别》序题[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钟锦(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词学思想与词史视野的统一:《词则》编撰述要[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黑白(中山大学博雅学院).以身动释情动:中国传统词论对身体诗学的再发明[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刘毅青1,张栩凤2(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经学视域下的《文心雕龙》器物之喻[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崔振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官方学术与辑录文本:论《性理大全》的文学批评[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邱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乾隆三大家”说在江南地区的产生、传播与异议[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罗庸,李玲玲(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阴法鲁君研究工作提要[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杜志勇(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罗庸先生治学与课徒管窥——从两篇《研究工作提要》说起[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谢有煇,蒋昕宇(人民教育出版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古文赏音》文评辑录[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王天娇(南京大学文学院).翁方纲“黄诗逆笔说”发微[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殷漱玉(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著作方式“撰”的文化意涵考论——论魏晋至隋唐时期“撰”的使用及其含义衍化[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