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梅春(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始察终”——古代史家考察历史的重要方法[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第2期
-
李凯,胡小溪(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历史教育的时代逻辑[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第2期
-
邹兆辰(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社会功能在历史进程中的演变与提升[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第2期
-
贾亿宝(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清官修《明史·兵志》“边防”细目史源问题考述[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第2期
-
王嘉淳(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论浙江大学教授群体的抗战思想——以《国命旬刊》为中心[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第2期
-
贾鹏涛1,赵梦鑫2(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博士后流动站;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新发现《童书业著作集》及《童书业杂著辑存》佚文(1949年前)述论[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第2期
-
赵琪(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论断代史《左传》中的通史精神[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第2期
-
张家伟(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元祐中后期“调停”说辨析——兼论苏辙《颍滨遗老传》对史书的误导[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第2期
-
薛艳伟(太原师范学院历史系).朱希祖与傅振伦的师生交谊与学术传承[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第2期
-
林磊(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考据学的时代关怀及思想史转向——北平沦陷时期的陈垣及其“有意义之史学”[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第2期
-
崔存明,江建红(北京印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侯外庐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第2期
-
徐黎丽,黄嫚(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互鉴交融 共书中华——评汪受宽教授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史》[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第2期
-
汪高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史学史研究》秉持的办刊理念[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第2期
-
杨共乐(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努力在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方面奉献力量[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第2期
-
周文玖(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学术期刊的崇高使命[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第2期
-
董立河(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把握时代脉搏·吃透中外文化·讲好中国故事[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第2期
-
丁文(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刘知幾的华夷观与史学批评[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第2期
-
王传(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变与常:吕思勉与“汉族的由来”问题研究[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第2期
-
焦润明(辽宁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从阅历、时代、身份三维度看傅斯年史学思想之构建[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第2期
-
况明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是“学者”,还是“士人”?——章学诚在民国时期研究中的两种形象[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第2期
-
黄国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家谱刻辞”续说——兼谈作伪材料在史料辨伪中的价值[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第2期
-
李渊(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希罗多德《历史》记载与其求真精神[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第2期
-
崔高翔(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附录二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论著要目(2020年9月~2021年8月)[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第2期
-
许洪冲(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七卷本《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的几个特点[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第2期
-
张延华(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党校).别具匠心的党史建构——评李颖著《文献中的百年党史》[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第2期
-
孙广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思想研究与构建中国特色史学——吴怀祺先生逝世周年纪念会综述[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第2期
-
李艳(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附录一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大事记(2020年9月~2021年8月)[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第2期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编辑部(《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编辑部).《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稿约[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