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董圣足1,2,黄河3,谢锡美1,2(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建桥学院;教育部“教育大数据与教育决策”实验室).“双减”之下校外培训长效治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4期
  • 赵红霞1,2,杜国龙1,王迎香1(石河子大学;集美大学).职业教育财政投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了吗? ——基于面板门槛效应的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4期
  • 王建华(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中优绩主义为什么会失败[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4期
  • 何善亮(南京师范大学).科学思维的多维透视及其教育意义[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4期
  • 薛海平,韩一鸣(首都师范大学).中小学生参加校内课后辅导有助于减少校外补习参与吗?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4期
  • 尹雅丽1,2,钟文静2,马早明2,3(赣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教育部华南师范大学东帝汶研究中心/国家民委东南亚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组织场域视角下日韩课后服务的行动逻辑[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4期
  • 李海龙(扬州大学).从象征资本到公共价值:大学评价的理念重申与治理改进[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4期
  • 汪栋,张祺启(南京财经大学).“双循环”视域下的高等教育扩展、城镇化与内需驱动[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4期
  • 张亚平,曹永国(苏州大学).大学教师“猎人乌托邦”:现象及其危机[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4期
  • 胡德海,樊改霞,郑笑薇(西北师范大学).突破传统:文化理念视角下的教育学原理体系建构 ——胡德海教授专访[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4期
  • 吴美琴1,2,戴雨芊1,李红1(四川师范大学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儿童说谎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探究[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4期
  • 刘济良,马苗苗(河南大学).教育场域中个体生命自由性的隐退表征与复归路径[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4期
  • 龙宝新1,2,李海英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陕西省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思维的转变与落地[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3期
  • 余晖1,黄怡2(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东莞市松山湖第一小学).县域义务教育减负政策的执行偏差及深层动因[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3期
  • 李学书1,李爱铭2(上海开放大学发展研究部;上海开放大学人文学院).“双一流”高校青年教师发展困境及其化解之道——基于场域理论视角[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3期
  • 燕国材1,燕良轼2(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文化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历史与现实交汇中的心理与教育探索——燕国材教授专访[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3期
  • 别敦荣(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属性论及其突破[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3期
  • 李北群,余苗,祝成林(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1世纪初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措施与经验[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3期
  • 高志宏,吴雨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新媒介环境下文化产品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3期
  • 肖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君子和而不同:农村籍大学生的社会资本对双文化认同的影响[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3期
  • 鲁沛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内卷化:一个跨学科理论话语的教育领域误用与反思[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3期
  • 陈巍(绍兴文理学院心理学系).迷人火焰背后:心理学中的理论及其危机[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3期
  • 彭彦琴(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儒家正念:中国特色的心性训练体系[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3期
  • 傅安国(海南大学管理学院).让中国的心理学知识拥有力量[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3期
  • 刘燊(安徽农业大学心理学系).认知科学哲学研究范式演进——从笛卡尔到海德格尔再到克拉克[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3期
  • 张建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心理学未来发展要建立在科学与人文的底层逻辑和框架之上[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3期
  • 刘嘉(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脑科学与人工智能[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3期
  • 蒋柯(温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学院).功能-结构关系与心脑问题的解决方案[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3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