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冯颖,刘凡(西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双碳”目标约束下农作物种植结构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6期
  • 刘亚莉1,2,郭晓2,戴文婷2,刘随心2,李建军2(西安地球环境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碳中和”愿景下我国碳排放现状和减排路径[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6期
  • 杨阳1,2,3,刘良旭1,4,童永平1,2,3,张萍萍1,2,3,吴凡1,2,3,周媛媛1,2,3,宋怡1,2,3,王云强1,2,3,安韶山5(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第四纪科学与全球变化卓越创新中心;陕西黄土高原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乌拉特荒漠草原研究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碳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6期
  • 肖金存1,2,谢婉丽1,2,王二云3,黄煜1,2,刘琦琦1,2,严明1,2,何高锐1,2(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涌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黄土边坡防护工程碳排放评价体系与模型构建[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6期
  • 张丽华1,2,杨铮3,南琼4,程钰1,李宏庆3(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污染生态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Chair of Circular Economy and Recycling Technology,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Berlin;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基于 LCA 的市域尺度稻田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评估方法及实证:以台州市为例[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6期
  • 刘贤赵,李阳(湖南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空间信息工程学院).基于CiteSpace的城市空间形态与碳排放关系研究进展[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6期
  • 郭四代,袁子寒,雷高文(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6期
  • 徐月萍1,2,韩彬1,2,李宏庆1,张丽华3,薛冰1,3(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面向村落尺度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及实证:以河南省邑西里村为例[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6期
  • 贾玉婷,赵雪雁,介永庆(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脱贫山区农户生计转型的低碳效应研究:以陇南山区为例[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6期
  • 方杰1,罗安梦1,施琳娜1,丁金梅1,吴昕燕1,文琦2(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宁夏大学建筑学院).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探析:以陕甘宁能源富集区为例[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6期
  • 李宏庆1,2,徐月萍1,张丽华1,3,赵冰玉1,薛冰1,2,3(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污染生态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潍坊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研究院;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能源流视角下村落尺度能源消费结构比较及环境效应研究:基于河南省邑西里村、杨家村及山东省东桥头村的调查分析[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6期
  • 陈南羽1,赵彦志1,刚爽1,马晓君2,唐川钟2,肖骁1,3(沈阳大学碳中和技术与政策研究所;东北财经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旅游活动的碳核算方法及研究趋势[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6期
  • 谭叶拓1,赵红2,骆祖林3,申加成2,孙滨峰4(江西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西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石虎塘航电枢纽分公司;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江西各地市公路行业碳排放的关联与分异特征研究[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6期
  • 李方一1,2,焦海佳1,2,白羽1,2(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合肥工业大学能源环境智慧管理与绿色低碳发展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考虑“双碳”目标与健康损失的区域现役火电机组有序退役研究[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6期
  • 曹佳璐1,2,3,牛振川1,3,4,梁单5,4,冯雪5,4,吕梦妮5,4,王国卫5,4,刘婉玉1,6(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加速器质谱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西安地球环境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陕西关中平原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与综合治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师范大学地球科学前沿交叉研究中心).氧同位素非质量分馏在CO2 相关研究中的进展[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6期
  • 苏芳,薛冰,牛振川,文琦,石磊(西北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宁夏大学;南昌大学;《地球环境学报》编辑部).社论[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6期
  • 林卓玲1,2,黄光庆1,2,3(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土壤稀土元素的迁移 - 富集机制及其生态效应[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5期
  • 王鹏鸽1,张静1,王震宇1,赵宇蕾2,黄宇1(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西安地球环境创新研究院).光催化反应中活性氧物种产生及抗菌机制研究[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5期
  • 王国桢1,2,晏宏1,3,4,刘成程1,5,韩韬1,赵楠钰1,杨昊天4(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第四纪科学与全球变化卓越创新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西安地球环境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1960 — 2017 年黄土高原极端降水的时空演化及其对环流变化的响应[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5期
  • 如先古丽·阿不都热合曼1,2,张同文2,喻树龙2,袁玉江2,张瑞波2,王兆鹏3,郭冬2,王勇辉1(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干旱区湖泊环境与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树木年轮理化研究重点实验室新疆树木年轮生态实验室;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白山红松和臭冷杉树轮密度变化特征及其气候响应[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5期
  • 王景芝1,2,刘秀群1,朱元彤1,施丹倩1,戴文婷2,万倩茹1,方欣1,唐玲1,王泽东1,王雨萌1(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西安市新装修室内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污染特征及健康效应[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5期
  • 李新周,刘晓东,马红艳(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人类活动对轨道尺度全球季风区降水影响的模拟研究【封面文章】[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5期
  • 王周锋1,2,3,高一博1,2,王文科1,2,方圆1,2,寇晓梅3,4,高繁3,4(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河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校企联合研究中心;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近水面温湿度变化特征及水面蒸发量计算差异性分析[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5期
  • 李瑞1,2,刘随心2,3,苏小莉2,3,张婷2,3,张佩云2,师菊莲1,2(西安地球环境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冬季采暖期气象条件对PM2.5 等空气质量要素的影响 ——以咸阳市为例[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5期
  • 田瀚文1,2,赵燕1,陈怡平1,张义1(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近50 a 甘肃省气象干旱时空变化分析[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5期
  • 仲梦婷1,张睿1,2(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准噶尔盆地南缘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进展[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5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