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英健1,杨建新1,2,张重1,赵梓伯1,王警若1,王英格1,龚健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自然资源部法治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县域城镇化:人口与土地空间匹配差异及影响因素[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12期
-
李淑红1,郭青霞1,丁一1,梅文静1,梁纪尧1,李惠敏2(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工贸型县域留白用地选取研究 ——以山西省和顺县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12期
-
代亚婷1,吴昭军1,张立新1,朱道林1,2(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土地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界定与行使[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12期
-
唐秀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理论认知与实践指导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概论》评介[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12期
-
陈浮1,2,张莞悦1,华子宜1,朱燕峰3,马静1,朱新华1(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自然资源部长三角国土生态与土地利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耕地系统增产—降污—固碳多效协同:机制、潜力及技术路径[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12期
-
王晨跃1,2,叶裕民3,田莉1,2,陈浩邦4(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自然资源部智慧人居环境与空间规划治理技术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城乡建设用地指标纵向配置逻辑与执行偏差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12期
-
孙昊1,郭贯成1,2,彭山桂3,王健1(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标准地土地供应模式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PSM-DID的经验证据[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12期
-
申犁帆1,龙雨1,田莉2,郝钰泽3(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空间异质性视角下公共服务设施对大城市住房租金的影响 ——基于一种机器学习改进方法的实证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12期
-
王玉波(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划拨土地与土地财政联动绩效省际差异及提升路径[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12期
-
杨莉莉1,王健1,吴群1,2(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工业用地空间错配对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的影响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12期
-
谢臻1,2,党昱譞3,孔祥斌3,林小睿1,2(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自然资源部东南生态脆弱区监测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SSPs-RCPs耦合情景下我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12期
-
何钊,胡守庚,瞿诗进,金婧(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自然资源部法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权利体系及其行权方式探讨 ——基于委托代理机制的视角[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12期
-
张婷,陈美球(江西农业大学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中心).社会生态系统框架下超占宅基地退出对农村集体行动能力的影响 ——基于江西省294份村庄数据的实证[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12期
-
陈倩茹,陈彬,谢花林,吴曼玉,宋国伟(江西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数字经济学院);自然资源部大湖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数字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本逻辑与典型路径[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11期
-
严金明,黄宇金,夏方舟(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基本遵循、理论逻辑和战略任务[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11期
-
朱乾隆,石晓平,马贤磊,邹旭(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数字经济发展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11期
-
应苏辰,金晓斌,罗秀丽,祁曌,梁坤宇,周寅康(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自然资源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技术工程中心).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乡村空心化治理的作用机制探析:基于乡村功能演化视角[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11期
-
陈藜藜,邹朝晖,刘晔(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条件过程分析的农村劳动力外流对耕地撂荒影响机制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11期
-
吴诗嫚,丁如,匡兵,程鹏,祝浩,李卓凡(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地球科学系).土地综合整治对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 ——基于农户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11期
-
陈阳,夏皓轩,徐忠国,李冠,卓跃飞,王雪琪(宁波大学法学院;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基于反事实框架的生态保护红线政策成效评估 ——以宁波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11期
-
孙璐伟(北京大学法学院).论土地增值税改进:定性、定位、定向与定则[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11期
-
边志强,钟顺昌(山西财经大学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院).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11期
-
许进龙,卢新海,臧俊梅,肖德恒(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财经学院海上丝绸之路与广西区域发展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化散为整:农地整合行动网络何以达成? ——基于清远市中华里村的案例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11期
-
杜茎深(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城镇化研究中心).土地产权三维界定的技术路线及其评论[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11期
-
金晓斌,应苏辰(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自然资源部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技术工程中心).面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适应性转型与路径优化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10期
-
任世鑫,李二玲,赵金彩,胥亚男(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黄河流域耕地利用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10期
-
高佳,杨宇(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省自然资源土地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辽宁土地利用与保护研究基地).东北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的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10期
-
张苗,刘璇,彭山桂,张玉臻,陈银蓉,文兰娇(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林肯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省域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演变特征与形成机制[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