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黄晓龙1,2,吴薇1,2,许剑辉3,李施颖1,2,蒋雨荷1,2,杜冰1,2,王丽伟4(四川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吉林省气象信息网络中心).ERA5-Land降水再分析资料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适用性评估[J].高原气象,2023,第6期
  • 蒲于莉,冯娟,李建平(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未来海洋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东部型El Niño事件发展期秋季对中国极端降水的影响[J].高原气象,2023,第6期
  • 朱家宁1,杨显玉1,吕雅琼2,文军1,陈颖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西南地区干湿年份水汽来源个例对比分析[J].高原气象,2023,第6期
  • 李豪1,2,刘双1,胡凯衡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1979-2018年藏东南典型冰川泥石流流域极端气候事件分析[J].高原气象,2023,第6期
  • 徐彬羽1,姚素香1,孙庆飞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仪征市气象局).冬季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建立和维持与位势高度季节内振荡的联系[J].高原气象,2023,第6期
  • 肖颖1,庞轶舒2,马振峰2,陈权亮1,张正杰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气候中心).NCEP CFSv2模式对川渝夏季降水次季节预测技巧评估及预报偏差分析[J].高原气象,2023,第6期
  • 杨雨欣1,袁潮霞2,李艳1(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印度洋海盆模对南北半球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非对称的影响及机制[J].高原气象,2023,第6期
  • 庞波1,2,3,朱彪1,2,3,赖辉煌4,林彬彬3,刘冰3(福建省灾害天气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福建省九仙山气象站).基于闪电监测数据的台站雷暴日统计检验及其演变特征研究[J].高原气象,2023,第6期
  • 彭生江1,薛远天1,孙亚璐2,杨晨来1,苏迎庆3,朱猛3(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武威供电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发展事业部;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祁连山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腾格里沙漠风光热基地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效应分析[J].高原气象,2023,第6期
  • 王冠添1,2,3,胡泽勇1,2,孙根厚2,4,杨耀先1,2,谷良雷1,2,付春伟1,2,3,樊威伟1,2,3,吴笛1,2,3,牛瑞佳1,3,罗红羽1,2,3(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西藏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那曲地区不同季节陆面过程与大气边界层演变耦合关系的对比分析[J].高原气象,2023,第6期
  • 裴宇菲,宋敏红,张少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强弱南亚季风不同发展期对青藏高原垂直环流的影响[J].高原气象,2023,第6期
  • 张子涵1,2,王学佳3,4,杨梅学1,刘兰娅3,4,李继春5,万国宁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甘肃连城森林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近60年关键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J].高原气象,2023,第6期
  • 陈旭,王磊,李谢辉,钟浩斌,邓徐慧(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MWHS-2和MHS资料同化对三江源地区暴雨模拟影响的对比研究[J].高原气象,2023,第6期
  • 王壮壮1,2,吕雅琼1,魏达1,祁亚辉1,2,王小丹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围栏封育下藏北高寒湿地和高寒草原水热通量特征研究[J].高原气象,2023,第6期
  • 陈颖1,杨显玉1,吕雅琼2,文军1,朱家宁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对流解析与对流参数化方案模拟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对比研究[J].高原气象,2023,第6期
  • 任琦1,巩远发1,刘雪宇1,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张掖市气象局).1961-2020年黄土高原季风区和西风区昼夜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J].高原气象,2023,第6期
  • 方锋1,王静2,刘卫平1,王有恒1,王鑫1,林婧婧1,王兴1(兰州区域气候中心;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基于不同气象站资料的甘肃省汛期降水及极端降水分析[J].高原气象,2023,第6期
  • 肖玮1,刘维成1,傅朝1,李文学1,付杰2,苟尚1,张伟1(兰州中心气象台;甘肃省气象信息与技术装备保障中心).甘肃东南部暖季对流活动的雷达气候学特征[J].高原气象,2023,第6期
  • 梁皓1,2,3,许冬梅1,2,束艾青1,4,张雪薇1,4,宋丽欣1,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德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雷达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葵花8号辐射率资料同化在一次川渝暴雨预报中的应用研究[J].高原气象,2023,第6期
  • 杨霞1,周鸿奎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信息中心).南疆东风急流暴雨与非东风急流暴雨的观测特征及天气系统差异[J].高原气象,2023,第6期
  • 杨丰华,刘仁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低平流层涡动热通量近似的最佳参考纬度[J].高原气象,2023,第6期
  • 张春雨,刘爱利,吕嫣冉,姜彤,孙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基于CMIP6青藏高原腹地气候模拟评估及时空分析[J].高原气象,2023,第5期
  • 王俊1,2,陈宝君3,周淑玲4,刘畅5(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省人民政府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威海市气象局;山东省气象台).郑州“7·20”特大暴雨雨滴谱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2023,第5期
  • 李国翠1,2,3,钤伟妙3,车少静4,陈瑞敏5,李禧亮3,冯洋3(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石家庄市气象局;河北省气候中心;衡水市气象局).“21·7”特大暴雨系统北上引发太行山中段区域大暴雨成因分析[J].高原气象,2023,第5期
  • 何娜1,2,俞小鼎3,丁青兰1,肖现2,邢楠1,柳克4(北京市气象台;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中国民航华北空管局气象中心).北京地区雷暴阵风锋触发对流新生的环境场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2023,第5期
  • 蒋强1,2,魏林波1,李超3,李艳1,王泓宇1(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重庆市綦江区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高低层多尺度系统耦合作用下一次祁连山降水的数值模拟及诊断[J].高原气象,2023,第5期
  • 易笑园1,张庆1,陈宏1,林晓萌1,陶局2(天津市气象台;宁波气象局灾害防御预警中心).一次华北暴风雪过程中边界层中尺度扰动涡旋和水汽输送特征的分析[J].高原气象,2023,第5期
  • 王兴1,陈鲜艳2,张强2,黄鹏程1,潘航3(兰州区域气候中心;国家气候中心;福建省气候中心).利用短序列区域站资料计算干旱指数SPI的应用研究[J].高原气象,2023,第5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