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华飙1,史雪振2,李洋(中国国家博物馆数据管理与分析中心;中国国家博物馆数据管理与分析中心技术保障室).文化遗产大数据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J].东南文化,2021,第A2期
-
刘婷婷(安徽博物院信息中心).安徽博物院(老馆)数字化保护研究[J].东南文化,2021,第A2期
-
杨民阁,邵继中,万文韬,郭文娟,李烨,王琳杰(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风景园林系).遗址博物馆地上地下景观一体化设计方法研究[J].东南文化,2021,第A2期
-
温玉鹏(杭州博物馆).乡村历史建筑中的展览空间与乡土叙事——以杭州市萧山区为例[J].东南文化,2021,第A2期
-
姚让利1,袁锦岚2(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文物保护管理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办公室).谈长乐塬窑洞里的抗战奇迹[J].东南文化,2021,第A2期
-
周力(湖北恩施州博物馆).中小型博物馆建筑空间设计探析——以筹建中的某县博物馆为例[J].东南文化,2021,第A2期
-
徐佳(镇江博物馆).既有建筑再利用的博物馆空间改陈初探——以镇江博物馆新馆为例[J].东南文化,2021,第A2期
-
王建,贺琳,杨晓飞(苏州博物馆工程设备部).博物馆场馆全景智慧管理新模式研究——以苏州博物馆为例[J].东南文化,2021,第A2期
-
周瑞(陕西历史博物馆信息资料部).云端博物馆,触摸历史的记忆——陕西数字博物馆全媒体平台建设[J].东南文化,2021,第A2期
-
齐林(南京博物院保卫部消防科).浅谈博物馆消防安全及预防[J].东南文化,2021,第A2期
-
王大鹏(筑境设计;东南大学;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建筑设计刍议[J].东南文化,2021,第A2期
-
徐嵘(中建西北院华夏院).新唐风建筑[J].东南文化,2021,第A2期
-
钱钰(南京博物院古建所).博物馆展览二重空间的构建——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因运而生”展览为例[J].东南文化,2021,第A2期
-
田甜1,张莅坤2(南京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图书信息部).展览内容与空间、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以“运河上的舟楫”为例[J].东南文化,2021,第A2期
-
孙芮英(首都博物馆信息资源管理与出版部;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数字化专业委员会).“互联网+”时代的博物馆数字体验展探索——以“互联网+中华文明”腾讯数字体验展为例[J].东南文化,2021,第A2期
-
李荔(南京博物院文创部).南京博物院藏“中央博物院建筑设计资料”之初步探析[J].东南文化,2021,第A2期
-
裴斐(武汉博物馆(武汉市文物交流中心)信息部).论后疫情时代新媒体在博物馆教育中的融合发展[J].东南文化,2021,第A2期
-
周怀东(南京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有关博物馆设备监控系统平台与机电设备一体化联动技术的探讨[J].东南文化,2021,第A2期
-
曹军.大型展品的博物馆空间展示和技术利用——以“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展览为例[J].东南文化,2021,第A2期
-
首都博物馆《展陈文物抗震固定技术研究与装具开发》子课题组(首都博物馆).国内博物馆展厅文物抗震措施现状调查分析报告[J].东南文化,2021,第A2期
-
郝殿峰,杨潇,巢臻.文化指引 技术奔跑——“文旅融合中博物馆创新发展”研讨会综述[J].东南文化,2021,第A2期
-
史学军1,王雨微2(开封日报社;湖南工业大学).背景下数字博物馆建设的思考[J].东南文化,2021,第A1期
-
赵涛(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推动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博物馆民俗展陈改造提升解析[J].东南文化,2021,第A1期
-
龚良(南京博物院).通过创新传递文化自信[J].东南文化,2021,第A1期
-
李卫平(浙江省博物馆).形式设计中的调性——以“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展览为例[J].东南文化,2021,第A1期
-
文支佐,张立南(安源路况工人运动纪念馆).观看百年党史、构造艺术创意、弘扬安源精神——以“安源路矿工人革命斗争史展览”为例[J].东南文化,2021,第A1期
-
王蕾(中国国家博物馆).基于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博物馆公共空间规划思考[J].东南文化,2021,第A1期
-
萧雅帆(南京市博物总馆).后疫情时代博物馆社会价值导向的作用——以国内外博物馆新媒体在线运用的成功经验为例[J].东南文化,2021,第A1期
-
陈莉(南京博物院).真实与隐喻——试析“中国:镜花水月”展的诠释策略[J].东南文化,2021,第A1期
-
王妮(陕西历史博物馆).为观众而设计——浅谈“彩陶·中华——中国五千年前的融合与统一”陈列照明设计[J].东南文化,2021,第A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