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天刚,陈思宇,康丽泰,陈子琦,罗源,邹倩(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1961—2010年中国北方沙尘源区沙尘强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J].干旱气象,2016,第6期
-
黄少妮1,袁媛2,井宇1,陈小婷1,刘瑞芳1(陕西省气象台;江苏省南京市气象局).陕西关中地区冬季一次重霾污染过程及气象条件影响分析[J].干旱气象,2016,第6期
-
周秉荣1,2,朱生翠3,李红梅4(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青海省海北牧业气象试验站;青海省气候中心).三江源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干旱气象,2016,第6期
-
曲巧娜1,盛春岩1,孙青2,车军辉1(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山东省气象局).风廓线雷达与L波段探空雷达测风资料的对比[J].干旱气象,2016,第6期
-
苗运玲1,李如琦2,卓世新1(新疆哈密地区气象局;新疆气象台).天山北坡东段GPS反演的大气可降水量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J].干旱气象,2016,第6期
-
陈军1,李小兰2,喻义军3,滕林4,方标1,杨群1(贵州省铜仁市气象局;贵州省玉屏县气象局;贵州省印江县气象局;贵州省剑河县气象局).贵州铜仁地区一次罕见大范围冰雹过程分析[J].干旱气象,2016,第6期
-
王雯燕1,2,王丽1,李国平2,鲁渊平1,唐文哲1(陕西省西安市气象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陕西省汛期极端降水时空演变特征[J].干旱气象,2016,第6期
-
王莺1,2,张强1,韩兰英3(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西北区域气候中心).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中国南方水旱灾害风险特征[J].干旱气象,2016,第6期
-
吕博1,杨士恩1,王俊2,韩风军1,宁瑞斌1(山东省聊城市气象局;山东省人民政府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雷达资料质量评估[J].干旱气象,2016,第6期
-
王海梅,侯琼,冯旭宇,云文丽(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自然降雨过程对典型草原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以锡林浩特为例[J].干旱气象,2016,第6期
-
赵建华1,张强1,周广胜2(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于回路系统的干旱研究[J].干旱气象,2016,第6期
-
刘承晓1,2,张蕾1(安徽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江淮流域春季可利用降水量变化特征[J].干旱气象,2016,第6期
-
蔡鹏1,张翠翠1,王政权2,王文3,李芳1(山东省济宁市气象局;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1970—2014年山东济宁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及气象因子影响分析[J].干旱气象,2016,第6期
-
商林1,孟祥新1,雒佳丽2,王丽娟3(山东省气候中心;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RegCM4.0不同对流参数化方案对山东省气温和降水的模拟[J].干旱气象,2016,第6期
-
王闪闪,王素萍,冯建英(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2016年秋季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J].干旱气象,2016,第6期
-
程乘1,2,朱益民2,于斌1,马孝通1,袁茂林1(中国人民解放军95178部队;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95178部队).中国华南3月降水和大气环流的年代际转型及其与PDO的联系[J].干旱气象,2016,第6期
-
方标(贵州省江口县气象局).2015年春末梵净山东侧特大暴雨雷达径向速度特征[J].干旱气象,2016,第6期
-
赵桂香1,王晓丽1,吴洪2(山西省气象台;中国气象局干部培训学院).黄河中游地区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统计特征[J].干旱气象,2016,第6期
-
俞科爱1,徐宏辉2,胡晓3,丁烨毅4,顾小丽4,张晶晶1,徐迪峰4(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气象局;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气象局;浙江省宁波市气象台).浙江宁波地区能见度变化特征和成因[J].干旱气象,2016,第6期
-
赵慧1,马鹏程1,韩婷婷2,雷瑜3,马昀4(甘肃省平凉市气象局;天津市气象局;甘肃省陇南市气象局;甘肃省清水县气象局).近66a中国地区对流层顶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臭氧柱总量关系[J].干旱气象,2016,第6期
-
袁有林1,杨必华1,周宏2,康小平1,陈广1,赵军1(中国人民解放军63610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61243部队).WRF模式不同集合预报方案对一次大范围暴雨过程的模拟研究[J].干旱气象,2016,第6期
-
王德旺1,曲明星2,黄宁立1,谢潇1(上海海洋中心气象台;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气象局).基于云雷达反射率因子的云宏观参量反演[J].干旱气象,2016,第6期
-
宁贵财1,康彩燕1,陈东辉2,孙广林3,刘君3,王式功4,尚可政1,马敏劲1(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解放军65061部队;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2005—2014年我国不利天气条件下交通事故特征分析[J].干旱气象,2016,第5期
-
张彦恒,杨琳晗,武辉芹,张金满(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冀北电网电力负荷特征与气温的关系[J].干旱气象,2016,第5期
-
杨瑜,丁文敏(民航华东空管局气象中心).浦东机场低跑道视程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分析[J].干旱气象,2016,第5期
-
许敏1,张瑜2,张绍恢1(河北省廊坊市气象局;河北省文安县气象局).风廓线雷达资料在冀中一次强降水天气预报中的应用[J].干旱气象,2016,第5期
-
杨群,陈关清,方标,安祥,陈方远,茅海祥(贵州省铜仁市气象局).梵净山一次局地特大暴雨雷达回波特征分析[J].干旱气象,2016,第5期
-
段云霞1,2,李得勤3,田莉3,王赛頔4,孙欣3,吴宇童1,姜珊1(辽宁省沈阳市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沈阳中心气象台;辽宁省抚顺市气象局).沈阳市一次持续性重污染天气过程特征分析[J].干旱气象,2016,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