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有学1,王振华2,戴临栋3,曹巧莲1,王通1(山西省临汾市气象局;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芝加哥雨型法在短历时暴雨雨型设计中的应用[J].干旱气象,2017,第6期
-
乌兰1,王海梅2,刘昊2(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内蒙古牧区干旱灾害风险分布特征及区划[J].干旱气象,2017,第6期
-
张铁军1,2,颜鹏程2,李照荣3,王有生3,李耀辉2(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气象服务中心).基于短期历史资料的风能预报中风速误差循环订正新方法[J].干旱气象,2017,第6期
-
刘畅,杨成芳(山东省气象台).山东省极端降雪天气事件特征分析[J].干旱气象,2017,第6期
-
马金龙1,2,3,庞雪琪4,杨建玲1,2,5(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银川市气象局;山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气候中心).中国西北东部汛期降水主模态的年代际差异及其大气环流特征[J].干旱气象,2017,第6期
-
苗爱梅,董春卿,王洪霞,张为民(山西省气象台).“0613”华北飑线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J].干旱气象,2017,第6期
-
苗运玲1,张云惠2,卓世新2,张志高3(新疆乌鲁木齐市气象局;新疆气象局;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东疆地区汛期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的时空变化特征[J].干旱气象,2017,第6期
-
杜亮亮1,周雪英2,赵有谱1,王式功3(河北省邯郸市气象局;新疆巴州气象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河北邯郸地区极端降水指数气候特征及其与降水量、气温的关系[J].干旱气象,2017,第6期
-
康晓燕1,2,马学谦1,2,韩辉邦1,2,张博越1,2,王黎俊1,2(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青海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1981—2015年黄河上游河曲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变化特征[J].干旱气象,2017,第6期
-
李艳丽,李永华,陈新均,杨文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党河水库入库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干旱气象,2017,第6期
-
武辉芹,张金满,赵增保(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河北省输电线路冰害的气象要素时空分布特征[J].干旱气象,2017,第6期
-
李海飞,乐满,杨飞跃,王健,张文煜(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基于地基云雷达资料的淮南地区冬季云宏观特征[J].干旱气象,2017,第6期
-
雷俊1,2,张凯1,姚玉璧1,2,牛海洋2,石界2,李强3,李文举2,赵鸿1(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定西市气象局;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半干旱区黑膜覆盖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干旱气象,2017,第6期
-
李新庆1,2,卫建国2,单新兰2,冯瑞萍2(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宁夏气象业务内网的功能与实现[J].干旱气象,2017,第6期
-
王素萍,王闪闪,冯建英(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2017年秋季全国干旱状况及其成因[J].干旱气象,2017,第6期
-
靳双龙1,滑申冰1,曾晓青2,周立隆2(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与储能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气象中心).一种数值模式的嵌入式动力统计订正技术研究[J].干旱气象,2017,第6期
-
戴临栋(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逆“蒸发佯谬”现象个例分析[J].干旱气象,2017,第6期
-
周洁雯1,卢楚翰1,孙燕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基于客观识别的东亚区域温带气旋活动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综述[J].干旱气象,2017,第6期
-
林纾1,2,李丹华1,卢国阳1,刘卫平1(西北区域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春季强冷空气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延伸期预报探索[J].干旱气象,2017,第6期
-
裴少阳1,周丹1,保广裕1,申燕玲2(青海省气象服务中心;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青海省公路沿线能见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干旱气象,2017,第6期
-
张萍萍1,张宁2,董良鹏1,张蒙蒙1(武汉中心气象台;湖北省气象局科技与预报处).三峡谷地三类突发性中尺度暴雨概念模型研究[J].干旱气象,2017,第6期
-
葛丽娟1,王小平2,王清涛1,党虹1,赵传燕3(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PROSAIL模型在半干旱区春小麦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的适用性分析[J].干旱气象,2017,第6期
-
刘凯,孙丽,孙海玥,薛婉擎,翟光辉(农业部耕地利用遥感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基于风云微波数据的中国冬小麦区干旱监测研究[J].干旱气象,2017,第6期
-
李忆平,李耀辉(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气象干旱指数在中国的适应性研究进展[J].干旱气象,2017,第5期
-
赵娜1,马翠平1,李洋2,于智强3(河北省环境气象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气象局).河北重度污染天气分型及其气象条件特征[J].干旱气象,2017,第5期
-
齐冬梅1,李跃清1,王莺2,邓梦雨1,任倩1(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基于Z指数的四川干旱时空分布特征[J].干旱气象,2017,第5期
-
李军霞1,2,李培仁1,晋立军3,李义宇1,2,郑煜2,刘志宏4(山西省人工降雨防雹办公室;山西省气象局;山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太原小店区气象局).地基微波辐射计在遥测大气水汽特征及降水分析中的应用[J].干旱气象,2017,第5期
-
陈宏1,尉英华1,王颖1,张余庆2,左涛1,邢雯慧3(天津市气象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基于VIC水文模型的滦河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干旱气象,2017,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