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谷学强1,张子铎2(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苏州大学传媒学院).社交媒体中表情包情感表达的意义、问题与反思[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12期
  • 吴帆,张林虓(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父母参与在青少年行为发展中的作用 ——基于CEPS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12期
  • 雷望红(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阶层流动竞争与教育风险投资 ——对甘肃宁县“陪读”现象的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12期
  • 倪邦文(中央团校党委;中央团校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执委会).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12期
  • 孙晓红1,韩布新2(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系).国内外流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12期
  • 刘胜枝(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重点实验室).商业资本推动下直播、短视频中的青年秀文化及其背后的社会心态[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12期
  • 王延隆1,2,李俊奎1(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农林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与实践价值[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12期
  • 胡献忠1,陈卫东2,刘宏森3,陈宁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办公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上海青年干部管理学院).新时代青年学科建构与“青年在场”[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12期
  • 王昕1,邓国基2(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研究所).互联网中的日常“隐私”实践—基于青年群体的质性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12期
  • 蒋淑媛(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鄙视链视域下青年文化的群体偏见与认同危机[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12期
  • 汪冰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有限的选择空间与想象的未来 ——对农村青少年做学徒的话语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12期
  • 朱焱龙(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校园霸凌的社会生态和协同治理[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12期
  • 武晓伟1,王成龙2,吴枋泠3(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培训部;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珠海分院).“隐形贫困”与青年群体生活态度的转变[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12期
  • 刘祎莹(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产阶级子弟在精英大学中的生存图式 ——基于文化资本、场域、惯习的民族志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12期
  • 李国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愤懑与希冀:社会转型时期沙特王国青年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12期
  • 徐菁忆(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欧洲“青年领导人”现象及其对中国青年政治参与的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12期
  • 杨守建.青年文化现象及其背后的思想动向[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12期
  • 武怡华(西安外事学院).媒体议程对大学生思想舆论产生理想化传播效果的研究——评《议程设置的博弈:主流新闻媒体与大学生舆论引导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12期
  • 卜建华,孟丽雯,张宗伟(滨州医学院医学人文研究中心).“佛系青年”群像的社会心态诊断与支持[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11期
  • 方晓恬1,窦少舸2(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生代农民工在网络游戏中建构的身份认同 ——基于对13位《王者荣耀》新生代农民工玩家的访谈[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11期
  • 平章起,魏晓冉(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社会冲突、传播及治理[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11期
  • 朱慧劼,王梦怡(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阶层焦虑症候群:当代青年的精神危机与出路[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11期
  • 赵呈晨(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文化协商:代际沟通视角下的网络语言传播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11期
  • 何土凤1,刘俊彦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年人才发展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11期
  • 帅满(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双重控制与多元反应:茶艺师劳动过程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11期
  • 曹玉梅1,2,邢占军1,王晓武3(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济南职业学院;济南大学商学院).我国青年网络文化政策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文献量化研究的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11期
  • 董磊明,李柯涵,李欣灿(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高校学生会干部身份符号的自我塑造[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11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