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利鹏1,张建波2,李诚固2,辜智慧1,张苏文2,陈婷1(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基于POI数据的哈尔滨市中心五区商业网点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第6期
-
朱慧儒1,张金炳1,张鹏岩1,2,3,娄媛媛1,周志民1,2,3,王倩倩1(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河南大学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区域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基于POI和OSM路网的住宅生活便利度评价——以郑州市主城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第6期
-
张涵1,刘会成2(广东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广东金融学院保险学院).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第6期
-
罗润1,周年兴1,2,谢秋逸1,马世豪3(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基于小波分析的不同类型旅游景区旅游流时间特征研究——以江苏省125家高等级旅游景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第6期
-
赵琴1,刘宏盈2(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基于旅游数字足迹的夜间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第6期
-
王雨晨,焦育琛,周文丽(兰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沙漠旅游生态内疚感与重游意愿——基于亲环境行为的遮掩效应[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第6期
-
张莉1,2,邱士可1,2,闫丽洁1,2,杜军1,申泓彦3,张若祎4(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郑州分中心;河南省科学院;郑州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基于流域视角的河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耦合协调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第6期
-
张筱娟,汤琪凤,张镇(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经济学院).基于POI数据的重庆主城区黄河流域城市韧性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识别[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第6期
-
刘俊,彭聪,于书逸,杨晨,杨璐瑜(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成都市酒店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第6期
-
陈俊华1,李宗绍1,姚丽1,邓碧云2(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金融集聚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第6期
-
周贵鹏1,2,戈大专3,4,龙花楼1,2,5,曲艺6(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旅游开发与乡村转型发展关系研究——以江苏省盐城市泾口村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第6期
-
范辉1,褚帅强1,熊烨箐1,朱国红2,王蒙1(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河南省农户种粮获得感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第6期
-
张玫1,霍增辉2(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中国计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农户主观获得感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16个村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第6期
-
张玉周,马彦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大数据学院).我国粮食核心区耕地生态补偿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第6期
-
闫丽洁1,赵永江1,邱士可1,付强2(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以河南段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第6期
-
邓学龙,曹世武,王慧(南宁师范大学旅游与文化学院).区位导向性政策下广西人口与经济空间格局演变[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第6期
-
张玉韩1,2,曾建鹰1,2,崔荣国1(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大数据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煤炭产能时空格局演变及碳中和支撑政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第6期
-
胡海胜1,刘德财1,郑艳萍2,林文凯1,李萌丽1(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革命老区传统村落的集体记忆研究——以《记住乡愁》系列纪录片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第6期
-
杨友宝1,易欢1,邓巧1,谢爱良2(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临沂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贫困山区旅游发展与区域贫困脱钩关系演变及影响因素——以大湘西地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第6期
-
储君1,仝德1,2,曹志强1,邱君丽1,2,潘向向1(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北京大学未来城市实验室(深圳)).基于腾讯迁徙大数据的中国中心城市识别及网络腹地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第6期
-
黄拯1,郭磊贤2(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居住类城市更新对通勤行为的影响研究——以深圳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第6期
-
王小雅,徐会苹(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家庭农场花生与小麦经营效率比较研究——基于豫南丘陵区家庭农场调研[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第6期
-
张彪1,2,孙中锋1,2(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大学人口研究所).淮河流域蓄洪区居民迁建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安徽省阜南县蒙洼蓄洪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第6期
-
许源1,2,3,陶卓民1,3,李涛1,3,张维亚4(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魏晋至清代诗词中景观的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第6期
-
余天玥,阎建忠,吴雅(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藏县域交通可达性的时空压缩效应格局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第6期
-
郑晓敏,李兆友(东北大学文法学院).闽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第6期
-
陈晨1,汪丽1,程林2(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微观个体认知视角下北方农牧交错带少数民族语聚落地名的汉化进程——从文化符号向空间指位符号的衰变[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第6期
-
张扬1,2,陈雨露3,张杨4,张莹2,龚杰5(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渝城市群“三生空间”时空格局与耦合协调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