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新晓,贾国栋,郑鹏飞(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碳中和的水土保持实现途径和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1,第6期
-
陈羽璇1,杨勤科1,2,刘宝元3,4,黄晨璐1,王春梅1,2,庞国伟1,2(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院).基于CSLE模型的珠江流域土壤侵蚀强度评价[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1,第6期
-
王文武1,2,朱万泽1,李霞1,2,舒树淼1,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最小数据集的大渡河干暖河谷典型植被土壤质量评价[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1,第6期
-
钟彦1,唐恒2,田辉2,甘丽萍2(重庆三峡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重庆三峡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三峡库区(万州段)消落带4种乡土草本植物的水淹胁迫响应[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1,第6期
-
高钿惠,尚佳州,宋立婷,王卫锋(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小叶杨叶片光合特性与解剖结构对干旱及复水的响应[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1,第6期
-
赵金涛1,2,马逸雪3,石云1,郝姗姗1,马小燕1(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于ANN-CA模型的黄土丘陵区县域土壤侵蚀演变预测[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1,第6期
-
丁超1,张晟旻1,胡伟2,严月2,祁志1,韩兴1,张兴义2(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普查结果实测验证[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1,第6期
-
许庭毓1,2,3,牛香1,2,3,王兵1,2,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西大岗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辽宁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格局[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1,第6期
-
袭培栋1,张鹏程2,何为媛2,唐柄哲1,何丙辉1,李天阳1(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市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模拟降雨下不同农作措施紫色土坡耕地氮磷流失特征[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1,第6期
-
单玉琳1,2,解建仓1,韩霁昌2,雷娜2,董起广2(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黄土高原坡面土壤水分特征及时间稳定性 ——以延安市九龙泉沟为例[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1,第6期
-
柳叶1,任悦1,高广磊1,2,3,4,丁国栋1,2,3,4,张英1,2,3,王家源1,郭跃5(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中心).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储量分布特征[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1,第6期
-
赵鑫1,朱超2,郑云珠1,李婷婷1,于娜1,田晓飞1,翟胜1,孙树臣1(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聊城大学人力资源处).毛乌素沙地长柄扁桃林地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1,第6期
-
尹晓爱1,杨秀超1,侯瑞1,2,赵龙山1,2,3,张金鑫3(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大学土壤侵蚀与生态修复研究中心;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基于智能手机的玉米冠层叶面积指数测定[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1,第6期
-
宋秀瑜1,王云竹2,张瑜1,李金鹏2,张恒硕2,程金花2,查同刚2(北京市密云水库管理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方案与施工图设计差异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1,第6期
-
张薰元,周运超,白云星,杜姣姣(贵州大学贵州省森林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贵州省高原山地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林学院).基于熵权法评价调控林凋落物层水文特性 ——以贵州马尾松林和5种阔叶树调控林为例[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1,第6期
-
张守纲,樊军,盖佳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土坡面苜蓿种植比例对土壤水分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1,第6期
-
潘露1,张乔艳2,郭欢1,唐丽霞1(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省国有扎佐林场).喀斯特地区双荚决明单根抗拉变形特性[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1,第6期
-
张泽瑜,孙睿哲,赵云龙,李泽芳,安妮,周子皓,李光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南膨胀土区夯土筑坎梯田试验[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1,第6期
-
陈俊松,赵磊磊,朱仕荣,周建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调查规划院).绿化树种选择的风险等级划分及管控[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1,第6期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编辑部.《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征稿启事[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1,第6期
-
李强1,2,苏迎庆2,冯珍珍3,周鑫4,郭利刚2,马小红2,刘庚3(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太原师范学院汾河流域科学发展研究中心;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汾河流域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1,第5期
-
苏新宇1,吴镇宇1,刘霞1,唐俊1,李想1,赵传普2,黎家作2,张春强2(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基于CSLE模型的区域水土流失风险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1,第5期
-
哈力木拉提·阿布来提1,阿里木江·卡斯木1,2,祖拜旦·阿克木1(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师范大学丝绸之路经济带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和MCR模型的乌鲁木齐市生态网络构建[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1,第5期
-
谢发兵1,2,赵广举1,3,穆兴民1,3,高鹏1,3,孙文义1,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河干流近70年来水沙关系变化[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1,第5期
-
闫思华,高艳明,王慧茹,李建设,王晓艳(宁夏大学农学院).基于CiteSpace的农业微咸水灌溉研究现状[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1,第5期
-
赵秀兰1,2,张富1,张金霞3,张宏奎4,王玲莉1,2(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中和育生态环境咨询中心;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崇信县林业技术推广站).黄土区侵蚀沟道环境资源位与植物生态位对位配置[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1,第5期
-
邹钰文1,黄萱1,佘冬立2(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黄土高原淤地坝环境效应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1,第5期
-
徐志彬1,陈胜楠1,陈立欣1,刘清泉2,刘平生2,张志强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半干旱区油松林分夜间液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1,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