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欢1,2,张玄3(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论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拟声、拟态与拟神 ——以张朝《皮黄》为例[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李萍(江汉大学音乐学院).冀察热辽鲁艺人南下武汉历史考[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邢媛1,2,刘桂腾2(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上海音乐学院).鉴往知来 砺行致远 ——中国少数民族乐器研究述评[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陈星(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歌谣”对民歌的利用[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萧梅1,徐欣2(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艺术研究院).史料与方法:少数民族器乐史编撰的两个问题[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满新颖(厦门大学).张若谷歌剧观的形成过程研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郭树荟(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生成与建构:中国传统音乐专业化教学思维寻绎[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博特乐图(内蒙古师范大学).表演视角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器乐及其变迁研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刘灏1,许首秋2(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艺术研究院).少数民族器乐资源与当代器乐创作[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吕畅(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论蔡元定《燕乐》[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冯小娟(浙江音乐学院).新时代“主旋律”越剧创演的创新与突破[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任方冰1,孙茂利2(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礼俗仪式用乐的多元化文化结构特征探析 ——围绕山西上党地区迎神赛社的思考[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刘捷(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民乐学科).二胡音乐创作中的多元风格取向 ——以体裁、技法、地域、类型为经纬[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梁发勇(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传统·现代·爵士 ——卡普斯汀的《七首左手复调乐曲》分析[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吴慧娟1,2,宋婉忻3(福州大学;人文学院;福建医科大学文理艺术学院艺术系).一带一路上的梨形琵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廖昌永.主编导语[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王中余(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艺术研究院).曲式完形理论导引 ——以杨立青《木卡姆印象》结构阐释为例[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姜之国1,2,孙杉3(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上海音乐学院和声教研室;上海音乐学院).中国百年和声发展之路的缩影 ——杨立青音乐创作中的和声思维与技法探析[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周汨(武汉音乐学院).日本古代乐书的“乐本位”思想 ——兼论《乐家录》的文献性质与价值[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留生(上海音乐学).1944 ——1945年歌星音乐会在上海兴起的过程与缘由探析[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沈倩(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寻找音乐的视觉形象 ——“整体艺术”视角下的歌剧舞台视觉呈现[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周文婕,徐孟东(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杨立青音乐创作中的复调思维及其表现形态[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任磊1,尹明五2(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杨立青管弦乐配器语言探赜[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刘欢,周湘林(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杨立青协奏曲作品的创作思维[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刘彦玲(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德奥传统交响乐美学的延伸:意大利未来主义中的交响乐理想[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