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向东1,周心怡1,朱晟君2,黄海峰1(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城市绿色金融及其影响因素——以绿色债券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1,第12期
-
黄贤金1,2,张秀英3,4,卢学鹤3,王佩玉1,秦佳遥3,蒋昀辰1,刘泽淼1,汪振3,朱阿兴5(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自然资源部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江苏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面向碳中和的中国低碳国土开发利用[J].自然资源学报,2021,第12期
-
韩博1,2,金晓斌1,2,3,顾铮鸣1,2,尹延兴1,2,刘静萍1,2,周寅康1,2,3(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自然资源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土地开发技术工程中心).乡村振兴目标下的国土整治研究进展及关键问题[J].自然资源学报,2021,第12期
-
梁鑫源1,2,金晓斌1,2,3,孙瑞1,张晓琳1,李寒冰1,周寅康1,2,3(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自然资源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土地开发技术工程中心).粮食安全视角下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及其关键问题[J].自然资源学报,2021,第12期
-
原嫄,周洁(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中国省域尺度下产业结构多维度特征及演化对碳排放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21,第12期
-
洪名勇1,何玉凤2,宋恒飞3,4(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农地流转与农民收入的时空耦合关系及空间效应[J].自然资源学报,2021,第12期
-
陈廷贵1,2,刘芳1,杨杨2,3(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长江水域生态保护战略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文化与法律学院).长江流域禁捕生态补偿政策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北和贵州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1,第12期
-
刘飞1,刘峰贵1,2,周强1,2,陈琼1,2,汪生珍1,郭蓉1,马伟东1(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藏高原生态风险及区域分异[J].自然资源学报,2021,第12期
-
张超正,杨钢桥(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农地整治何以促进农户收入增加——基于整治模式和地貌类型的异质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21,第12期
-
谭淑豪,刘青,张清勇(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稻田综合种养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效果——以湖北省稻虾共作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1,第12期
-
何昭丽1,2,王瑞方3(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河海大学商学院).干旱区旅游业用水供需适配性评价模型及应用——以中国新疆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1,第12期
-
毛熙彦,漆信贤,刘艺,宋娅娅(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全球化变革下的中国对外自然资源流动及其关键研究问题[J].自然资源学报,2021,第12期
-
王成,任梅菁,樊荣荣(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实验室西南山地生态循环农业国家级培育基地).基于“潜力—支持力—恢复力”框架的村镇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类型甄别[J].自然资源学报,2021,第12期
-
赵立娟1,2,康晓虹1,2,史俊宏2,3(内蒙古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内蒙古农村牧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基地;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耕地转出对农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21,第12期
-
陈慧灵1,徐建斌2,杨文越3,曹小曙4(湖南工商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地理学院;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中国传统村落与贫困村的空间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J].自然资源学报,2021,第12期
-
赵宁宁1,2,郭炎1,2,李志刚1,2,许红梅1,2(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湖北省人居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部地区乡村生产要素协同转型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以湖南岳阳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1,第12期
-
李志龙1,陈慧灵1,刘迪2(湖南工商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地理学院;湖南工商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基于能值理论武陵山片区旅游生态化水平测度与空间异质性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21,第12期
-
周葆华1,胡睿鑫1,赵宽1,万昕1,汪瑜1,梁玉辉2,汤金来2(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皖江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安徽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地质调查院).皖江经济带土壤Cd空间分布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21,第12期
-
李怡1,2,赵小敏1,2,郭熙1,2,周丙娟1,2,黄心怡1,2,易丹1,2,丁徽1,2(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基于InVEST和MCR模型的南方山地丘陵区生态保护红线优化[J].自然资源学报,2021,第11期
-
李卫飞,方世敏,阎友兵,马丽君(湘潭大学).红色旅游传承红色记忆的理论逻辑与动态过程[J].自然资源学报,2021,第11期
-
邹建琴,明庆忠,刘安乐,郑伯铭,史鹏飞,骆登山(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点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异质性[J].自然资源学报,2021,第11期
-
杨丽1,陈季君1,时朋飞2,黄国庆2(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红色旅游发展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1,第11期
-
戴璐1,白彩全2,梁龙武3(宁波大学商学院;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红色旅游政策实施对网络关注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语义分析与空间计量的实证[J].自然资源学报,2021,第11期
-
陈万旭1,2,曾杰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空间规划与人地系统模拟研究中心).中国土地利用程度与生态系统服务强度脱钩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21,第11期
-
宋家鹏1,2,陈松林1,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经济集聚对中国三大城市群土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21,第11期
-
高金龙1,2,刘彦随1,陈江龙2,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省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苏南地区农村宅基地转型研究:基于利用状态的视角[J].自然资源学报,2021,第11期
-
戴其文1,2,李毅1,代嫣红1,熊淑雯1,何菊1,徐伟3(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西师范大学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桂林旅游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环境正义研究前沿及其启示[J].自然资源学报,2021,第11期
-
卢亚丽1,徐帅帅1,沈镭2,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基于胡焕庸线波动的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环境承载力动态演变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21,第11期
-
管晶,焦华富(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空间结构演变及影响因素——以安徽省淮北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1,第11期
-
王宏新1,2,邵俊霖1,3,于姝婷3,王迎辉3,冯钰3(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基于再野化理论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发展前瞻——兼评荒野保护思想与实践[J].自然资源学报,2021,第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