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赵飞飞,苏林,渠涧涛,杨绪坤(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铁路工程BIM设计成果集成数字化交付技术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22,第12期
  • 王登攀1,黄铂清2(中国山东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南亚某环线铁路选线设计[J].铁道工程学报,2022,第12期
  • 王飞(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矿山法隧道装配式仰拱块吊装受力特征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22,第12期
  • 张营旭1,陈明浩1,苏培东2,李有贵2,唐涛2(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南石油大学).南大巴山地区隧道有害气体特征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22,第12期
  • 王海忠(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重载铁路信号系统发展趋势探讨[J].铁道工程学报,2022,第12期
  • 王凯(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实景三维影像融合在高速铁路竣工验收中应用[J].铁道工程学报,2022,第12期
  • 谢毅1,王栋1,张广泽1,徐正宣1,张瑞2,李为乐3,冯涛1,李嘉雨1(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艰险山区铁路“天空地井”综合勘察技术[J].铁道工程学报,2022,第12期
  • 刘桂卫,王衍汇,常天龙,孙琪皓,张璇钰(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遥感技术在岩溶区铁路地质勘察中应用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22,第12期
  • 孙红林1,胡清波2,严栋1(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毗邻高铁千米埋深采空区工程勘察及影响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22,第12期
  • 王俊冬(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大跨斜拉桥预拱度设置对无砟轨道线形的影响[J].铁道工程学报,2022,第12期
  • 冯亚成1,张小坤1,陈应陶1,孙洪斌2,刘红绪1,吴文华1(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铁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济滨铁路公铁两用黄河特大桥总体设计[J].铁道工程学报,2022,第12期
  • 孙宗磊1,艾宗良2,张誉瀚2(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钢-混结合连续梁负弯矩区耐久性提升技术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22,第12期
  • 孟繁增(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大型高架站桥对临近高铁沉降影响算法与控制[J].铁道工程学报,2022,第12期
  • 李卫东(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深埋水溶采空区铁路选线与防治措施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22,第12期
  • 李飞(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循环荷载作用一百年后填料的特性规律[J].铁道工程学报,2022,第12期
  • 李秋义1,李路遥2(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铁路轨道安全服役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基于无线移动终端的轨道板智能精调系统[J].铁道工程学报,2022,第12期
  • 韩江(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深埋高地应力重载铁路隧道基底动力响应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22,第12期
  • 司文明1,张昕升2,唐元丽3,蒋楚生1,赵晓彦2(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铁路路堑装配式绿化挡墙关键技术分析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22,第12期
  • 李奥1,张顶立2,黄俊1,董飞1,孙振宇2,侯艳娟2(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水下隧道绿色智慧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学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损伤力学的隧道围岩开挖损伤特性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王鹏1,魏强2,王景春3,赵国堂1(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铁道大学).基于灰色模糊语言的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估[J].铁道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何庆1,徐双婷1,高天赐1,胡建平2,朱颖3,王平1(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线路关键点对400km/h高速铁路纵断面参数设计影响[J].铁道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韦凯,蔡元辉,谢梦,尤睿,王平(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米轨轨枕不同部位横向阻力分担比的数值模拟[J].铁道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刘保东1,冯明扬1,张林林1,孙海波2,窦康健1(北京交通大学;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新型组合桥墩承插式连接侧剪强度试验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王英学,张子为,袁俊祥(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列车在隧道内气动阻力系数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樊纯坛1,梁庆国1,房志群2,张堂杰3,曹小平1(兰州交通大学;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施工方法对黄土隧道围岩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J].铁道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王晓凯1,蔡德钩2,王鹏1(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铁路工程轨道精调现状及改进方法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丁智1,许教明1,何晨阳1,程康2,刁红国3(安徽理工大学;浙江省城市盾构隧道安全建造与智能养护重点实验室;浙大城市学院).含气地层双线盾构地表沉降实测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汤劲松1,张宝2,赵书银3,姜景双4(道路与铁道工程安全保障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石家庄铁道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盾构隧道下穿不同基桩数量群桩基础施工影响[J].铁道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姚涵1,傅强2(东南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中国城市铁路客运可达性空间格局演变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