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鹏敏1,2,朱业玉1,3,左璇1,3,郭冰芳3(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滑县气象局;河南省气候中心).2021年郑州市“7·20”特大暴雨降水极端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申晓晴1,2,成林1,3(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周口市气象局;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气象因子对河南省小麦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陈训来1,2,朱江山3,林良勋4,王德立1,2,王蕊1,2,陈元昭1,2,孔凡铀5(深圳市气象局;深圳南方强天气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广东省气象台;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风暴分析和预测中心).基于雷暴尺度集合预报的频率匹配降水预报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卢慧超1,栾兆鹏1,刘重阳2,朱庆瑞2,谭成好3,4(泰安市气象局;东平县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鲁中PM2.5污染过程中气象影响因素及来源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汪天颖1,2,3,张弥2,张富存2,越昆2,黄笑颖2,刘寿东2,肖薇2,王伟2,李旭辉4(湖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防灾减灾湖南省重点实验室;School of Forestry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Yale University).两类光照条件年份下遮膜模拟晴天霾情景对水稻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刘婉莉1,李冬梅1,张倩倩1,贺钰清2(山西省运城市气象局;山西省忻州市气象局).运城盆地重污染特征及天气模型[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年飞翔1,郭阳1,徐梅1,黄纯玺1,金津1,黄文婷2,梁健1,王艺1(天津市气象信息中心;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基于BP神经网络的降水量估算模型在自动气象站降水量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袁成鑫1,李永花2,赵小艳3,王中杰3,罗生洲1(青海省气象台;青海省气象服务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基于综合旅游气候指数的青海省东北部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白婷1,2,黄毅梅1,2,杨敏1,2,樊奇1,3(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河南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利用微波辐射计资料分析人工增雨作业条件个例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占龙飞1,胡菊芳1,陈亮2,姜智怀1,曹毅1,罗少华1,蔡娟3(江西省气候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南昌城市通风廊道体系构建方法初探[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李彤霄1,2,赵国强2,邓天宏2,吴苏3(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黄河流域生态气象观测体系建设的思考[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刘成帅,邬强,胡彩虹,姚依晨,徐源浩,陈游倩(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SWMM模型的海绵城市水文过程模拟及优化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李颖1,2,陈怀亮1,3,叶昊天1,2,周兆基4(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哈尔滨市气象局;河南省气象局).基于Sentinel-1数据的典型地物特征分析与洪水区面积提取[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冀航1,2,刘娟3,薛昌颖1,4,李浩宁5(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郑州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河南省标准化研究院;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滑县气象局).近48年河南省夏季极端干旱时空分布特征[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黄中根1,2,马中元1,谌芸3,陈鲍发4,黄龙飞4(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九江市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景德镇市气象局).江西两次超级单体风暴雷达回波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孙玉龙1,2,王丽荣1,张琪3,李婷1,魏铁鑫1(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和环境气象中心;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河北省强降水对道桥影响的致灾阈值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陈浩1,周荣卫1,唐圣钧2,何晓凤1(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西南地形复杂地区夏季月降水预报订正技术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胡亚男1,陶世银1,龚梅竹2,金欣1,刘晓燕3,王玉娟3(青海省气候中心;青海省气象服务中心;青海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基于遥感影像的地闪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陶世银1,2,龚梅竹1,3,贺敬安1,2,胡亚男1,2,张继红1(青海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青海省气候中心;青海省气象服务中心).青海省季节性冻土分布特征及在防雷接地工作中的应用[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王业斌1,李金奎2,王皓1,董平安3,朱浩1(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池州市气象局;淮北市气象局).皖南山区地面气象观测站(室)雷电灾害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张志富1,希爽2(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1961-2017年中国中东部暖季小时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柯元惠1,2,马明明3,符传博2,4,张春花1,2(海南省气象台;海南省海南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生态环境厅;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海南岛强降水特征及降水极值重现期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顾佳佳1,2,单铁良1,2(漯河市气象局;河南省沙颍河流域气象中心).2017年沙颍河流域一次暴雪天气成因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潘婧茹1,钱燕珍2,申华羽1,方艳莹1,史学凡3,胡梦影1(宁波市气象服务中心;宁波市气象台;宁波市北仑区气象局).第19届亚运会帆船赛区风场特征及其强风概率推算[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朱彪1,2,3,林彬彬3,于晨3,李丹1,2(福建省灾害天气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不同类型大气电场雷电预警效果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赵亚芳,何涛,叶香,余益军(江苏省常州环境监测中心).常州一次重污染过程气象条件及PM2.5组分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