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朱旺,张翔,耿孝宇,张哲,陈英龙,韦还和,戴其根,许轲,朱广龙,周桂生,孟天瑶(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农业农村部盐碱土改良与利用(滨海盐碱地)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水稻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扬州大学教育部农业与农产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科技发展研究院).盐-旱复合胁迫下水稻根系的形态和生理特征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J].中国水稻科学,2023,第6期
  • 谢开珍,张建明,程灿,周继华,牛付安,孙滨,张安鹏,闻伟军,代雨婷,胡启琰,邱越,曹黎明,储黄伟(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粮油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低直链淀粉含量水稻种质资源的鉴定与QTL定位分析[J].中国水稻科学,2023,第6期
  • 齐盼盼,郭留明,李静,吕明芳,袁正杰,张恒木(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水稻TAF12b基因cDNA克隆及其分子特性鉴定[J].中国水稻科学,2023,第6期
  • 冯爱卿,汪聪颖,苏菁,封金奇,陈凯玲,林晓鹏,陈炳,梁美玲,杨健源,朱小源,陈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新品系的创制及其农艺性状分析[J].中国水稻科学,2023,第6期
  • 胡佳晓,刘进,崔迪,勒思,周慧颖,韩冰,孟冰欣,余丽琴,韩龙植,马小定,黎毛毛(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江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利用东乡野生稻染色体片段置换系鉴定穗部性状主效QTL[J].中国水稻科学,2023,第6期
  • 吴玉红,李艳华,王吕,秦宇航,李杉杉,郝兴顺,张庆路,崔月贞,肖飞(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陕南稻区紫云英稻草联合还田配施减量氮肥协同提升水稻产量与稻米品质[J].中国水稻科学,2023,第6期
  • 邹宇傲,吴启侠,周乾顺,朱建强,晏军(长江大学;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新洋试验站).孕穗期杂交中稻对淹涝胁迫的响应[J].中国水稻科学,2023,第6期
  • 陶怡,徐亚楠,叶昌,郑广杰,徐春梅,陈松,褚光,刘元辉,王丹英(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水稻叶片衰老转色与氮循环利用及挥发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水稻科学,2023,第6期
  • 童琪,王春燕,阙亚伟,肖宇,王政逸(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水稻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稻瘟病菌热激蛋白(HSP)40编码基因MoMHF6的鉴定及功能研究[J].中国水稻科学,2023,第6期
  • 兰金松,庄慧(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水稻研究所/转基因作物应用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水稻株型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水稻科学,2023,第5期
  • 姚晓云,陈春莲,熊运华,黄永萍,彭志勤,刘进,尹建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水稻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南昌)/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昌分中心).水稻加工和外观品质性状QTL鉴定[J].中国水稻科学,2023,第5期
  • 袁沛1,周旋2,杨威1,3,尹凌洁4,靳拓1,5,彭建伟1,荣湘民1,田昌1(湖南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农情研究分析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化肥减氮配施对洞庭湖区双季稻产量和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23,第5期
  • 肖大康1,胡仁1,韩天富2,张卫峰3,侯俊1,任科宇2(长江大学农学院/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培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氮肥用量和运筹对我国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影响的整合分析[J].中国水稻科学,2023,第5期
  • 李景芳1,温舒越2,赵利君2,陈庭木1,周振玲1,孙志广1,刘艳1,陈海元3,张云辉3,迟铭1,邢运高1,徐波1,徐大勇1,王宝祥1(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基于CRISPR/Cas9技术创制耐盐香稻[J].中国水稻科学,2023,第5期
  • 王腾蛟,陈忱(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谷物糊粉层发育的调控机制及其育种应用[J].中国水稻科学,2023,第5期
  • 夏杨1,李传明2,刘琴1,2,韩光杰1,徐彬1,黄立鑫1,祁建杭2,陆玉荣1,徐健1(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业微生物扬州观测实验站;扬州绿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印度梨形孢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23,第5期
  • 徐欢1,周涛2,孙悦1,王木妹3,杨亚春2,马卉2,李浩2,徐大伟1,周海3,杨剑波2,倪金龙2(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稻颖壳类病斑突变体glmm1的鉴定与基因定位[J].中国水稻科学,2023,第5期
  • 黄奇娜1,徐有祥2,林光号3,党洪阳3,郑振权1,张燕1,王晗1,邵国胜1,尹献远4(中国水稻研究所;龙游县农业农村局;常山县农业农村局;衢州市农业农村局).硅对镉胁迫下水稻苗期抗氧化酶系统及镉离子吸收和转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23,第5期
  • 陈明亮1,2,熊文涛1,2,沈雨民1,2,熊焕金1,2,罗世友1,2,吴小燕1,2,胡兰香1,2,肖叶青1,2(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水稻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南昌)/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昌分中心).广谱抗稻瘟病水稻保持系赣香B的抗性遗传解析[J].中国水稻科学,2023,第5期
  • 董立强,杨铁鑫,李睿,商文奇,马亮,李跃东,隋国民(辽宁省水稻研究所).株行距配置对超高产田水稻产量及根系形态生理特性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23,第4期
  • 刘艳,何林凤,汪书超,杨凤霞,高聪芬,吴顺凡(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二化螟对甲氧虫酰肼的抗性风险、交互抗性及亚致死效应研究[J].中国水稻科学,2023,第4期
  • 黄锦文1,2,李日坤1,2,陈志诚3,张汴泓1,2,雷涵1,2,潘睿欣1,2,杨铭榆1,2,潘美清1,2,唐莉娜3(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作物生态与分子生理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烟草专卖局烟草科学研究所).不同稻草还田技术对烟—稻轮作系统土壤养分、有机碳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23,第4期
  • 韩聪,何禹畅,吴丽娟,郏丽丽,王磊,鄂志国(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碱性亮氨酸拉链(bZIP)蛋白家族功能研究进展[J].中国水稻科学,2023,第4期
  • 高欠清1,任孝俭1,翟中兵2,郑普兵3,吴源芬1,崔克辉1(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长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北省武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北省洪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头季穗肥和促芽肥对再生稻再生芽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23,第4期
  • 黄亚茹1,徐鹏1,王乐乐1,贺一哲1,王辉1,柯健1,何海兵1,武立权1,2,尤翠翠1(安徽农业大学;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外源海藻糖对粳稻品系W1844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23,第4期
  • 任志奇1,2,薛可欣2,3,董铮2,3,李小湘2,3,黎用朝2,3,郭玉静1,2,刘文强2,3,郭梁2,3,盛新年2,3,刘之熙2,3,潘孝武1,2,3(湖南大学生物学院隆平分院;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籼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水稻外卷叶突变体ocl1的鉴定及基因定位[J].中国水稻科学,2023,第4期
  • 李刚1,高清松2,李伟2,张雯霞2,王健1,程保山1,王迪1,高浩1,徐卫军1,陈红旗3,纪剑辉2(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淮安市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淮阴师范学院/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定向敲除SD1基因提高水稻的抗倒性和稻瘟病抗性[J].中国水稻科学,2023,第4期
  • 汪胜勇1,陈宇航1,陈会丽1,黄钰杰1,张啸天1,丁双成2,王宏伟1(农业农村部长江中游作物绿色高效生产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长江大学农学院;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长江大学农学院).水稻减数分裂期高温对苯丙烷类代谢及下游分支代谢途径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23,第4期
  • 肖乐铨,李雷,戴伟民,强胜,宋小玲(南京农业大学).转cry2A*/bar基因水稻与杂草稻杂交后代的苗期生长特性[J].中国水稻科学,2023,第4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