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柴冬冬(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话语生产、视觉建构与再媒介化——当代中国短视频文化的乡村叙事实践[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杨贵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乡村进化:从“生产力—空间形态”关系理论看传统乡村人居空间活态再生[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马拥军(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道路思维”:“中国道路”生成的辩证思维[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葛天任1,焦永利2(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部).美国城市社会冲突的结构性根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徐文海,王安琪(同济大学法学院).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治理的法治逻辑[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郑春荣,李岳梅(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德国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主张、实践与动因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陈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西方风景美学视角下风景建筑发展脉络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张克芸(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名不从实的迷昧大戏——释歌德喜剧《大科夫塔》[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张文喜(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持续追问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本质[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黄丽勤(同济大学法学院).我国刑法数罪并罚规定的不足及完善[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程波(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跨媒介与跨文化焦虑的发生:“元电影”视角下的《银汉双星》[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任卫东(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走出戏剧幻象的戏剧小说——歌德《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对戏剧的呈现与反思[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吴飞美(闽江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省域循环经济效率评价与创新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陈庚,豆慧峰(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卷化困境及其破解之道[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何艳玲,王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回归民本性:行政负担研究反思及其对城市政务服务改革的启示[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程名望,李代悦,杨未然(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中存在“户籍歧视”吗?[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蒋艳,郭强(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区治理的公共空间维度——以上海市Y社区“首位公共空间”治理为例[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吴冠军(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从规范到快感:政治哲学与精神分析的双重考察[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张蕾,黄昌勇(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元宇宙文化产业生态圈之构建[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陈嫣婧(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论《呼兰河传》的空间叙事特征及功能[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吴增定(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因果性与力量——笛卡尔、斯宾诺莎与当代哲学争论[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王天(南开大学哲学院).论海德格尔对笛卡尔的意向性解释及马里翁的双重驳斥[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梁家荣(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意向性的歧义性——以布伦塔诺、胡塞尔、齐硕姆的使用为例[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张觅(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施密特论“法形式”与“政治形式”的概念——解读《政治神学》和《罗马天主教与政治形式》中的“形式”概念[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