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高志超(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院).清前中期盛京所属诸海界域的认知及其变化[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第4期
  • 暨爱民(吉首大学人文学院).何处是“苗疆”?——基于地域与族群视角的评析[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第4期
  • 金晓刚(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地名“金华”并非源于“金星与婺女争华”[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第4期
  • 魏慧芳(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清前期宁夏插汉拖辉的农地开发与环境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第4期
  • 胡康(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唐天宝年间的北疆边防与边地经营[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第4期
  • 陈渊(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宋代的祈雪活动[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第4期
  • 王超宇(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渠长与清至民国五台山地区村落水利制度的演进[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第4期
  • 李好(韩国首尔大学韩国史系).韩国历史地理学的渊源与发展[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第4期
  • 宋祖顺(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抗战时期武陵山区的河道勘查与治理[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第4期
  • 刘阳(信阳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历史地图集》元明时期东北地区地名标绘献疑[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第4期
  • 萧凌波(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历史时期中国野生亚洲象的反常迁徙及其生态环境意义[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第4期
  • 张驰(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从独山位置看唐对辽东的控制力[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第4期
  • 伍磊(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元一统志》校辑本辨误五则[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第4期
  • 李昊林(郑州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重审所谓里耶秦简中“燕齐道路”之说[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第4期
  • 肖倩倩(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花园口黄河决堤对黄泛区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第4期
  • 任桂磊(郑州大学历史学院).从空间认知看中国古代图画地图的流行[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第4期
  • 李彦楠(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从寄治到实土:刘宋前期雍州政区变化与荆雍关系调整[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第4期
  • 撒海涛(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宋元四川战争中元军粮食补给问题[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第4期
  • 余国江(扬州城大遗址保护中心).北齐广陵城位置商兑[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第4期
  • 姚雪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邹逸麟先生逝世三周年纪念暨新时代历史地理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第4期
  • 王宇谦(郑州大学历史学院).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边疆视域下的环境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召开[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第4期
  • 钟翀(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华帝国晚期的“文化地图学”——《图绘中华,经纬天下》之历史地图学研究摘译释议[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第3期
  • 蓝图(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明代河西走廊地区的“渠坝”[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第3期
  • 林宏(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7—20世纪崇明沙洲变迁新探[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第3期
  • 王鑫(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东周时代齐国的“都”[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第3期
  • 邓辉(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元明清北京城市形态中的河湖水系[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第3期
  • 龙小峰(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清中期广西民族人口数据的重建[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第3期
  • 罗宝川(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近代西南方志地图绘制的转型[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第3期
  • 陈岑1,郭明明2(西北大学历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辽金之际女真唐括部驻地再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第3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