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廷凯1,2,牛瑞雪3(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科研部).从要素到标准——有效教学研究百年概览[J].教育史研究,2021,第4期
-
张斌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教育思想史与教育制度史的关系:脱节与重构[J].教育史研究,2021,第4期
-
毛芸(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我国教育史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使用现状与反思——基于2000—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的考察[J].教育史研究,2021,第4期
-
李化侠1,郭戈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中职)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教材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数学教育家刘薰宇生平述略[J].教育史研究,2021,第4期
-
张学强(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学”的要义:先秦教育家是如何理解学习的?[J].教育史研究,2021,第4期
-
孙功奇(河南大学).罗章龙与河南大学[J].教育史研究,2021,第4期
-
刘巧利(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所).中西融合:梁启超家庭教育的实践特点探析[J].教育史研究,2021,第4期
-
肖菊梅1,阎登科2(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湖州学院).土地革命时期教科书的卫生防疫宣传教育——以中央苏区《共产儿童读本》为中心的考察[J].教育史研究,2021,第4期
-
朱镜人(合肥师范学院).儒者风范,师者本色——追忆恩师刘文修先生[J].教育史研究,2021,第4期
-
傅海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所).今天我们如何认识孔子——《程方平谈孔子》评介[J].教育史研究,2021,第4期
-
杨克瑞(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新中国成立初期特殊教育学校变迁研究[J].教育史研究,2021,第4期
-
马丽琳(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材处).从国语教科书取代经学教科书看知识范式的变迁[J].教育史研究,2021,第4期
-
高正亮,万作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理念的历史演进[J].教育史研究,2021,第4期
-
杨子夏,董标(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试析《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报道的“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J].教育史研究,2021,第4期
-
郝梦起1,郭清香2(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心”的三重面相:程颢对道德主体性建构的推进[J].教育史研究,2021,第4期
-
徐卫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百年教育的科学性特征[J].教育史研究,2021,第4期
-
贾利帅(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被压迫者教育学》传播史(1970—2020)研究[J].教育史研究,2021,第4期
-
魏晓东1,吴霓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所).韩达对当代中国教育史学事业的贡献[J].教育史研究,2021,第4期
-
王毓珣1,2,刘丽淼3(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从小学教师到大教育家:李吉林的成功之路及启示[J].教育史研究,2021,第3期
-
路阳(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民国时期华侨教育协会之探讨[J].教育史研究,2021,第3期
-
吴安春,王晓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百年发展历程与启示[J].教育史研究,2021,第3期
-
金紫薇1,司明宇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教劳结合思想百年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J].教育史研究,2021,第3期
-
周洪宇1,2,齐彦磊1(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教育研究院).全国教育史研究会首届年会讲师群体与当代教育史学共同体的形成[J].教育史研究,2021,第3期
-
邬春芹(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西方城市教育史研究:对象、方法与功能[J].教育史研究,2021,第3期
-
李宜江,张李(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陶行知教育改进思想内涵的发展历程及其动因[J].教育史研究,2021,第3期
-
孙慧(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教育家孙贵定生平与著述考[J].教育史研究,2021,第3期
-
黄庆丽(青岛大学教育发展研究院).儒墨教育思想的歧异、共识与现代启示[J].教育史研究,2021,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