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傅海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二十大:全面发展教育政策的演进及其启示[J].教育史研究,2022,第4期
  • 石鸥1,2,刘予佳1(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教育文物研究分会).新学制教科书的百年省思[J].教育史研究,2022,第4期
  • 吴洪成(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壬戌学制与现代职业教育[J].教育史研究,2022,第4期
  • 翟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明清时期蒙学的读书教学原则[J].教育史研究,2022,第4期
  • 张斌贤1,2,梅梦妮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壬戌学制中的外来元素辨析[J].教育史研究,2022,第4期
  • 刘来兵,余江涛(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陈时创办中华大学的实践、要旨与镜鉴[J].教育史研究,2022,第4期
  • 高爱平1,李先军2(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借鉴与超越:后现代史学观下的加拿大教育史研究[J].教育史研究,2022,第4期
  • 李云龙(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出版传媒部).人物史传·蒙学教材·经典课文——“曹冲称象”教科书文本的再造及启示[J].教育史研究,2022,第4期
  • 曹周天(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金灿然对我国教材建设事业的贡献[J].教育史研究,2022,第4期
  • 郭齐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新时代文化自信自强的力量[J].教育史研究,2022,第4期
  • 侯怀银(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改革开放以来壬戌学制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教育史研究,2022,第4期
  • 曲铁华1,2,姜涛1(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我国学制改革百年历程:价值取向与未来展望[J].教育史研究,2022,第4期
  • 卫春回(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辛安亭教育学术研究及其特点述评[J].教育史研究,2022,第4期
  • 陈耿庆1,2,吴霓3(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东北石油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战略与宏观政策研究所).徐仲林的治学和育人之道试探[J].教育史研究,2022,第4期
  • 张睦楚(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全面抗战时期大后方中学教师暑期讲习会述论[J].教育史研究,2022,第4期
  • 熊贤君(深圳大学教育学部).胡适与壬戌学制[J].教育史研究,2022,第4期
  • 程斯辉(湖北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武汉大学;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为什么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能续传百年[J].教育史研究,2022,第4期
  • 田正平(浙江大学).深切怀念孙培青先生[J].教育史研究,2022,第4期
  • 张绍春(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伯群高等教育思想述要[J].教育史研究,2022,第4期
  • 张冉(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庚款留英教育考选制度研究[J].教育史研究,2022,第4期
  • 徐辉(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近百年来伊朗教育改革的历史进程和主要内容[J].教育史研究,2022,第4期
  • 李忠1,白静倩2(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史学的重构与开拓——《教育史学通论》读后[J].教育史研究,2022,第4期
  • 朱镜人(合肥师范学院).一部深刻展示美国教育思想演进历史画卷的力作——评《美国教育思想史》[J].教育史研究,2022,第4期
  • 《教育史研究》编辑部.《教育史研究》入选北京师范大学“一流学术论文期刊目录”[J].教育史研究,2022,第4期
  • 徐凡(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教师工作量制度的试行与废止[J].教育史研究,2022,第3期
  • 张小丽(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专修科与中国教育系科的奠基[J].教育史研究,2022,第3期
  • 张铭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从“通专之变”看“通专之辩”——以近代北大、清华历史学科的培养模式为考察核心[J].教育史研究,2022,第3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