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胡宗全1,2,杜伟1,2,彭勇民1,2,赵建华3(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页岩微观孔隙特征及源-储关系——以川东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第6期
  • 李映涛1,2,叶宁1,2,袁晓宇3,黄擎宇4,苏炳睿5,周瑞琦6(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塔里木盆地顺南4井中硅化热液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第6期
  • 刘春燕(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构造与沉积储层实验室).致密碎屑岩储层“甜点”形成及保持机理——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镇泾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第6期
  • 高顺莉1,2,徐曦1,周祖翼1(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南黄海北部盆地晚白垩世以来构造变形与盆地成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第6期
  • 王琳霖1,2,王振奇1,肖鹏1,2(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下刚果盆地A区块中新统深水沉积体系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第6期
  • 刘金萍,王改云,王嘹亮,简晓玲,杜民,万晓明(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北黄海东部次盆地油气成藏主控因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第6期
  • 谭玉涵1,郭京哲2,郑锋3,徐卫峰3(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采油十一厂;中国石化华北分公司第一采气厂).气井多层合采渗流特征及接替生产物理模拟[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第6期
  • 陈强路,杨鑫,储呈林,胡广,史政,姜海健,刘文汇(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烃源岩沉积环境再认识[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第6期
  • 李德勇1,2,郭太宇1,姜效典1,2,赵汗青3,王海平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东海陆架盆地南部剥蚀厚度恢复及构造演化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第6期
  • 吴小奇1,刘光祥1,刘全有2,刘景东3,罗开平1(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盆地元坝-通南巴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第6期
  • 童亨茂1,范彩伟2,童传新2,宋鹏2,张昊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海石油湛江分公司).琼东南盆地宝岛变换带的特征、类型及其成因机制[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第6期
  • 刘敬寿1,戴俊生1,邹娟2,杨海盟1,汪必峰1,周巨标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安徽采油厂).裂缝性储层渗透率张量定量预测方法[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第6期
  • 张文彪,段太忠,郑磊,刘志强,许华明,赵磊(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基于浅层地震的三维训练图像获取及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第6期
  • 于景维1,郑荣才2,柳妮1,李云2,文华国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成都理工大学).准噶尔盆地东部阜东斜坡带头屯河组粘土矿物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第6期
  • 吴孔友1,李思远1,裴仰文1,郭文建2,刘寅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准噶尔盆地夏红北断裂带结构及其封闭差异性评价[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第6期
  • 徐庆岩1,蒋文文2,林伟3,张磊4,魏林果5,杨正明6(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专利信息中心;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第三钻井公司;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采油厂;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规划计划处;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特低渗透油藏多层合采评价新指标[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第6期
  • 陈鑫1,魏小东1,李艳静1,夏亚良1,周晓明1,王管2,王小天2(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基于地震资料的探井钻前孔隙压力预测——以伊拉克A油田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第6期
  • 龙胜祥,游瑜春,刘国萍,冯琼(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元坝气田长兴组超深层缓坡型礁滩相储层精细刻画[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第6期
  • 张亚雄1,董艳蕾2,成克男3,郭雷2(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录井国际业务项目部).黄骅坳陷沙河街组一段碎屑岩沉积特征及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第6期
  • 常海亮1,郑荣才1,王强2(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阿姆河盆地中-下侏罗统砂岩储层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第6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编辑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来稿须知[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第6期
  • 任晓霞1,李爱芬1,王永政2,吴松涛3,王桂娟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浙江海洋学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及其对渗流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长8储层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第5期
  • 王明磊1,2,张遂安1,关辉2,刘玉婷2,管保山2,张福东2,崔伟香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致密油储层特点与压裂液伤害的关系——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第5期
  • 金强1,田飞2,鲁新便3,康逊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石化西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塔河油田奥陶系古径流岩溶带垮塌充填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第5期
  • 童凯军,程奇,聂玲玲,房娜(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变质岩潜山储集层有效性评价[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第5期
  • 张长宝1,罗东坤1,魏春光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亚阿姆河盆地天然气成藏控制因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第5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