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孙学堂(山东大学文学院).“思与境偕”是“情景交融”吗? ——基于司空图诗歌创作的考察[J].文史哲,2018,第6期
  • 梁晨1,2,董浩3,李中清4(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社会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从绘一幅画到做一幕戏:互联网时代历史教研新动向探微[J].文史哲,2018,第6期
  • 冯琳(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人文编辑部).“一本万殊,而万殊不可复归于一” ——王船山的人性论及其形上基础研究[J].文史哲,2018,第6期
  • 胡逢祥(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研究所;历史系).战后台湾“去殖民化”的中国文化回归战略及其实践平议[J].文史哲,2018,第6期
  • 李文玉(吉林大学中国史系).制度演进与舆论型塑:明末内阁政治生态解析 ——以钱龙锡、杨嗣昌为例[J].文史哲,2018,第6期
  • 李治安(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秦汉以降编民耕战政策模式初探[J].文史哲,2018,第6期
  • 仇鹿鸣(复旦大学历史系).失焦:历史分期论争与中文世界的士族研究[J].文史哲,2018,第6期
  • 贝淡宁1,2,吴万伟3(清华大学哲学系;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外语学院).论中国垂直模式的民主尚贤制 ——对读者评论的回应[J].文史哲,2018,第6期
  • 龚延明(浙江大学古籍所;宋学研究中心).两宋都督府职能比较研究[J].文史哲,2018,第6期
  • 海伦·安德鲁斯1,吴万伟2(澳大利亚悉尼独立研究中心;武汉科技大学外语学院).贤能政治批判 ——新统治阶级[J].文史哲,2018,第6期
  • 杨宝珠,杨庆存(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尚书·尧典》“黎民于变时雍”经解新说 ——兼论经典训释变化与社会时代诉求转变之关系[J].文史哲,2018,第6期
  • 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何为儒学? ——儒学的内核及其多重向度[J].文史哲,2018,第5期
  • 代国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赤九”谶与两汉政治[J].文史哲,2018,第5期
  • 蔡祥元(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感通本体引论 ——兼与李泽厚、陈来等先生商榷[J].文史哲,2018,第5期
  • 王传(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华南学派史学理论溯源[J].文史哲,2018,第5期
  • 钟书林(武汉大学文学院).唐代开元盛世的边疆格局及其西北民族关系 ——以敦煌遗书P.2555陷蕃组诗为中心[J].文史哲,2018,第5期
  • 李洪卫(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当代儒学发展的机遇与困境 ——从政治儒学与诸价值理念关系视角的考察[J].文史哲,2018,第5期
  • 杨晓斌(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流动性与稳固性:《文选》“赋”类篇题源流考论[J].文史哲,2018,第5期
  • 杨永康(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朱棣“革除”建文年号考 ——以孔尚任所藏《燕王靖难札付》为证[J].文史哲,2018,第5期
  • 雷戈(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变夷从夏 ——五胡政治观念-实践分析[J].文史哲,2018,第5期
  • 郑吉雄(香港教育大学).论先秦思想史中的语言方法 ——义理与训诂一体性新议[J].文史哲,2018,第5期
  • 孙成旭(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清鲜关系中清朝礼制的张力[J].文史哲,2018,第5期
  • 孔新峰.贝淡宁先生其人其学[J].文史哲,2018,第5期
  • 孙成旭(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清鲜关系中清朝礼制的张力——以康熙年间清朝册封朝鲜王世弟为中心[J].文史哲,2018,第5期
  • 丁为祥(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宇宙本体论与本体宇宙论 ——兼论朱子对《太极图说》的诠释[J].文史哲,2018,第4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