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宋焕庭,唐玮,张丽梅,张忠良,张嘉宇,陈世韬(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学院).指纹与年龄相关性的量化分析[J].人类学学报,2022,第6期
  • 李小强(中科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农业的起源、传播与影响[J].人类学学报,2022,第6期
  • 仪明洁1,裴树文2,3,牛东伟4,马宁2,3(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泥河湾考古研究院).丹江口库区王庄、吴家外和岳沟地点发现的石制品[J].人类学学报,2022,第6期
  • 张雪微1,王春雪1,李有骞2(吉林大学考古学院;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龙江查哈阳农场石制品的剥片与修理技术[J].人类学学报,2022,第6期
  • 侯哲1,赵宇超2,高星3,4,5,成春泽6(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庆熙大学历史系).原料产地对中国东北和韩国旧石器时代晚期黑曜岩石器工业的影响[J].人类学学报,2022,第6期
  • 王晓敏1,王法岗2,陈福友3,4,李锋3,4,高星3,4,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泥河湾盆地板井子晚更新世遗址古人类对动物资源的消费策略[J].人类学学报,2022,第6期
  • 贺乐天1,王永强2,魏文斌1(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与博物馆学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哈密拉甫却克墓地人的颅面部测量学特征[J].人类学学报,2022,第6期
  • 刘鑫1,张兴华1,宇克莉1,刘艳霞1,包金萍2,郑连斌1(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市动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生物电阻抗法测定广西京族的体成分[J].人类学学报,2022,第6期
  • 邢松(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现代人出现和演化的化石证据[J].人类学学报,2022,第6期
  • 沙仁高娃1,程慧珍1,韦兰海2(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达斡尔族在蒙古语族人群演化中的地位[J].人类学学报,2022,第6期
  • 张钰哲1,2,3,仝广1,2,3,张月书1,2,3,胡晓纯1,2,3,李锋1,3,4(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石制品技术分析的盲测实验[J].人类学学报,2022,第6期
  • 任文勋1,吴超明2,3,吴倩4,戴建增5,宋国定6,顾万发4(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郑州仰韶时期石纺轮的类型与加工技术[J].人类学学报,2022,第6期
  • 饶慧芸(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古蛋白质分析在东亚古人类演化中的应用前景[J].人类学学报,2022,第6期
  • 李咏兰1,2,3,郑连斌4(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市动植物抗性重点实验室).中国人群的体部指数[J].人类学学报,2022,第5期
  • 葛利花1,2,朱超3,安静平4,王振祥5,靳桂云6(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德国基尔大学史前与历史考古学院/杰出青年“ROOTS”学院;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城子崖遗址植硅体反映的生业经济模式[J].人类学学报,2022,第5期
  • 赵东月1,吕正1,邢福来2,苗轶飞2,陈靓1(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统万城遗址出土人骨颅面测量性状[J].人类学学报,2022,第5期
  • 李楠1,2,3,李成伟4,何嘉宁2,3(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医学计量中心).西周时期一例疑似刖刑的病例[J].人类学学报,2022,第5期
  • 赵永生1,张晓雯2,董文斌3,王芬4,曾雯1(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海岱地区史前居民的拔牙习俗[J].人类学学报,2022,第5期
  • 李文琴,覃大保,熊健,张惠娟,黄大元(吉首大学医学院).腊尔山区苗族学生头面部形态特征[J].人类学学报,2022,第5期
  • 刘燕,李玉玲(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儿童青少年身体高度及其比例的影响[J].人类学学报,2022,第5期
  • 侯彦峰1,2,张建1,曹艳朋2,靳松安1(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淅川沟湾遗址仰韶时期的动物遗存[J].人类学学报,2022,第5期
  • 战世佳1,董哲2,弋双文3,张红艳3,李浩4,裴树文5,6(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安徽巢湖地区2019年旧石器考古调查的新发现[J].人类学学报,2022,第5期
  • 任进成1,陈全家1,乔保同2,曾庆硕2,余杭2,崔祚文1(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南召余坪旧石器地点的发现与研究[J].人类学学报,2022,第5期
  • 胡晓纯1,2,高星1,2(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贵州马鞍山遗址1986年出土石制品初步研究[J].人类学学报,2022,第5期
  • 杨石霞1,2,3,浣发祥1,4,王宏5,吴振宇6,卢筱洪6,李京亚1,7(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南海区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大学).广东西樵山细石叶石核的开发策略[J].人类学学报,2022,第5期
  • 严毅1,2,赵昱浩1,2,吴秀杰1,3(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近代人群头骨颞线的分型和变异[J].人类学学报,2022,第5期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