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赵奎(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内涵特征、学理逻辑与内容构建[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3,第6期
  • 殷志扬1,2,3,郝景慧1,严斌剑3(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生师互动对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家庭教养方式异质性视角[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3,第6期
  • 刘力为(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职业生涯教育本土化建设的策略研究* ——基于高校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的质性分析[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3,第6期
  • 逯长春1,2,何高翠1(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德国巴符州双元制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及其镜鉴[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3,第6期
  • 李文斌,孙振超,杨蜜(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富裕视角下职业教育优化收入分配的功能定位、现实阻隔与参与路径[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3,第6期
  • 李嘉,唐湘宁(南京邮电大学).职业教育服务“技能乡村”建构的内在逻辑与行动策略[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3,第6期
  • 颜丹茹1,2,唐锡海2,何文胜1(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南宁师范大学).博弈语境下高职校企合作育人的三重逻辑与困境破解[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3,第6期
  • 李立国1,2,蔡文伯3,赵志强4(重庆交通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厦门大学).产教融合迈向高质量:技术逻辑与学科逻辑的协同[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3,第6期
  • 管小青(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精准教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路向[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3,第6期
  • 袁李兰(重庆师范大学).澳大利亚行业参与职业教育治理:背景、路径与经验[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3,第6期
  • 吴秋晨,徐国庆(华东师范大学).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3,第5期
  • 王为民(河南大学).新时代高职教师职称制度建设现状调查:基于三重证据法[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3,第5期
  • 谯欣怡,许晓睿(广西大学).“双高”院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178所“双高”院校2022年质量年度报告[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3,第5期
  • 张耀军,霍利婷(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双高”院校建设问题研究与对策建议* ——基于“双高”院校中期绩效自评报告的文本分析[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3,第5期
  • 朱靖雯(广西师范大学).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资源相互依赖与瓶颈突破[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3,第5期
  • 袁勤勤1,万伟平2(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德国、美国、日本产教融合经验的比较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3,第5期
  • 苏兆斌1,苏与晴2,张秋凤1(南宁师范大学;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师大实验学校).职业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生态分析[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3,第5期
  • 张兴夏(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3,第5期
  • 杜剑涛(天津大学).我国职业教育人才衔接培养的历史、理论与实践逻辑[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3,第5期
  • 陈凤群,付从荣(华中师范大学).艾斯纳鉴赏评价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实岗育人”评价的启示[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3,第5期
  • 杨曌旻,魏星星(西北师范大学).比斯塔教育思想视野下职业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价值审视与重构[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3,第5期
  • 辛雨,唐瑗彬,徐冉(广西师范大学).我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推进困境及解决对策[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3,第4期
  • 冯琬斯(南宁师范大学).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与破解之路[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3,第4期
  • 赵先魁(辽宁师范大学).校企合作培养高职学生关键能力的困境及纾解之策[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3,第4期
  • 李鑫,李巨银(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高职产业学院本质蕴涵、创设机理及实践进路——基于产业融合理论[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3,第4期
  • 赵雪萍(广西师范大学).高职院校“双创”师资队伍建设组织支持的意义、问题与出路[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3,第4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