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罗子皓(四川大学哲学系).公共美育的“乌托邦”:成都麓湖与秦皇岛阿那亚的不同道路[J].公共艺术,2022,第6期
  • 马琳(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从“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文脉大展”看海派美育路径[J].公共艺术,2022,第6期
  • 敖国兴1,2,曾庆洋1(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摄影系).后公共化时代下的新纪实摄影与当代审美转向[J].公共艺术,2022,第6期
  • 陈霖1,2,孙楚豪3(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苏州吴都智库).公共艺术对城市交往空间的形塑:芜湖雕塑公园个案研究[J].公共艺术,2022,第6期
  • 刘阳(广东时代美术馆).在公众参与和社区行动中编织美术馆的公共性[J].公共艺术,2022,第6期
  • 赵慧玎1,郑懿2,3(韩国牧园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山西传媒学院;中北大学).韩国美术馆公共教育的现状:从传统模式走向公众参与式[J].公共艺术,2022,第6期
  • 欧阳甦(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知识传播作为公民教育的途径:德国博物馆教育的理念、目标、原则与方法[J].公共艺术,2022,第6期
  • 杨晓雨(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艺术学院).澳大利亚美术馆公共教育发展与实践[J].公共艺术,2022,第6期
  • 邱书婉(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策划部).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移动美术馆进社区”项目[J].公共艺术,2022,第6期
  • 贾文琴(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成为讲故事的“人”:关于美术馆公共教育的思考和探索[J].公共艺术,2022,第6期
  • 钱梦妮(UCCA Edge).带着问题意识去回应当下困境:以UCCA Edge公共实践项目为例试论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当代意义[J].公共艺术,2022,第6期
  • 李田(早稻田大学).日本森美术馆的公共教育[J].公共艺术,2022,第6期
  • 曾成钢.编者语[J].公共艺术,2022,第6期
  • 王文婷(荷兰蒂尔堡大学).荷兰博物馆的公共美育实例[J].公共艺术,2022,第6期
  • 曾令香1,张清玥2(四川美院实验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把现场作为方法:基于公共艺术特性的社会美育教学视野、路径与价值初探[J].公共艺术,2022,第5期
  • 姚伟伟(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文化事件视角下城市建筑展览的角色、能动性与操作策略[J].公共艺术,2022,第5期
  • 王志亮(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公共艺术如何为公众:围绕20世纪80年代“公共利益中的艺术”展开的讨论[J].公共艺术,2022,第5期
  • 王诗钧,刘勇,杨殊同(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街道更新色彩管控的困境与优化策略:以上海广中路街道“美丽街区、美丽家园”实践案例为例[J].公共艺术,2022,第5期
  • 常琛(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介入城市更新的公共艺术[J].公共艺术,2022,第5期
  • 张晓诗(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人文机场公共艺术规划与设计探索: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例[J].公共艺术,2022,第5期
  • 缪林芮,余玥(四川大学哲学系).前卫艺术中的公共性萌芽:20世纪90年代成都具有公共性特征的前卫艺术[J].公共艺术,2022,第5期
  • 曾玉兰(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美术馆如何进入公共空间?[J].公共艺术,2022,第5期
  • 周绮妍,戎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上海百禧公园更新改造:缝合城市的线性“空中花园”[J].公共艺术,2022,第5期
  • 熊洁1,李思懿2(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建环学院).重塑场所的意义:公共艺术介入社区更新策略初探[J].公共艺术,2022,第5期
  • 汪单.公益组织如何赋能社区发展:“大鱼营造”发起人何嘉访谈[J].公共艺术,2022,第5期
  • 褚楚(广西民族博物馆).枢纽与折中:纽约公共艺术基金会2012年至2021年项目研究[J].公共艺术,2022,第5期
  • 黄浩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公共艺术介入菜市场的审美引导与场域自治[J].公共艺术,2022,第5期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