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晓芒,贾磊,张奕(南开大学哲学院;新疆警察学院基础部;天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传统辨证思维方式的意涵及其现代转换的意义[J].国学论衡,2022,第2期
  • 张晓芒1,贾磊2,张奕3(南开大学哲学院;新疆警察学院基础部;天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传统辩证思维方式的意涵及其现代转换的意义[J].国学论衡,2022,第2期
  • 曾昭式(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暨哲学系).“正名—用名”论证与《大取》新解[J].国学论衡,2022,第2期
  • 南亚伶1,2,王克喜1(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警官学院).《墨经》设假论证研究——以广义论证为视角[J].国学论衡,2022,第2期
  • 孔漫春1,郭桥2(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孔子“正名”考辨[J].国学论衡,2022,第2期
  • 廖晨(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纵横家之“飞箝”论式研究[J].国学论衡,2022,第2期
  • 武梦云(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暨哲学系).韩非游说思想研究[J].国学论衡,2022,第2期
  • 李雷东(北方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名辩思潮”视野下的先秦论证思想论析[J].国学论衡,2022,第2期
  • 张万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辩学何以成为“中国古代的逻辑学”?——以墨家辩学的逻辑学诠解为中心[J].国学论衡,2022,第2期
  • 李先龙(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两汉逻辑思想研究述评[J].国学论衡,2022,第2期
  • 张一杰(梧州学院法学院).魏晋南北朝逻辑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国学论衡,2022,第2期
  • 郎需瑞(南开大学哲学院).宋代逻辑思想与方法研究评述[J].国学论衡,2022,第2期
  • 晋荣东(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何为推类:评述与新解[J].国学论衡,2022,第2期
  • 高晓锋(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逻辑的还是价值的?——墨家“杀盗非杀人”命题论证的两难问题[J].国学论衡,2022,第2期
  • 韩国建(上海古籍出版社).关于《墨经》“名”“实”关系中的“实”(上)[J].国学论衡,2022,第2期
  • 文碧方,李宝达(武汉大学哲学院).金岳霖与逻辑经验主义[J].国学论衡,2022,第2期
  • 鉏佳威(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暨哲学系).广义论证理论研讨会会议综述[J].国学论衡,2022,第2期
  • 许默涵,乔凯丽(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逻辑史第十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国学论衡,2022,第2期
  • 何杨(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暨哲学系).编后语[J].国学论衡,2022,第2期
  • 朱立侠(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国学教育学院;教育部"中华古诗文吟诵与创作基地"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华吟诵学会).吟诵概念辨析[J].国学论衡,2022,第1期
  • 黄震云(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中国屈原学会;中国辽金元文学学会).黄道周的政治思想[J].国学论衡,2022,第1期
  • 田希(西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论永明延寿以华严明禅[J].国学论衡,2022,第1期
  • 李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谁是西周金文书法的书手[J].国学论衡,2022,第1期
  • 孙铁骑(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周易》“太极”的空间属性——以《庄子》与《太极图说》为理论参照[J].国学论衡,2022,第1期
  • 唐东辉(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孟子对《五行》天人之际思想的继承与超越[J].国学论衡,2022,第1期
  • 尚文程(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儒学之超越性——任继愈“儒教是教”论再省察[J].国学论衡,2022,第1期
  • 袁法周(人民美术出版社).乾嘉诸儒治《汉书·古今人表》——兼谈乾嘉《汉书》表志研究的特点[J].国学论衡,2022,第1期
  • 范一丁(贵州黔匀律师事务所).《北齐律》与儒家伦理的制度化困结——和士开案反映的“礼法”对社会伦理关系规范的失序[J].国学论衡,2022,第1期
首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