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孙艳萍1,2,陈文凯1,2,张苏平1,2,徐钦1,2(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省地震局).基于居民点密度的人口空间化及在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中的应用[J].地震工程学报,2018,第A1期
  • 黄仁桂1,2,肖健1,2,李雨泽1,2,赵影1,2,陶鑫1,2,周红艳1,2,刘耀炜3,黄凡4(江西省地震局;地震氡观测仪器检测平台;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东华理工大学).地震氡观测仪检测平台的设计初探[J].地震工程学报,2018,第A1期
  • 江志杰1,彭艳菊2,吕悦军2,黄帅2,黄雅虹2,修立伟2(甘肃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工程地震中vS30估算模型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地震工程学报,2018,第A1期
  • 刘晓丹1,2,王亚茹1,2,关恒瑜1,魏艳旭1,刘龙1,马旭东1,刘贾贾1(河北省地震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家口地区村镇房屋安全性现状调查及统计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18,第A1期
  • 孙译,张建志,戴骜鹏,孙印,胡中民(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不同频谱特性输入地震动对场地设计地震动反应谱的影响[J].地震工程学报,2018,第A1期
  • 赵小贺1,公续升1,闫万晓2,范晓易3,宁斌2,卢双苓3(山东省地震局郯城马陵山地震台;山东省地震局相公庄地震台;山东省地震局泰安基准地震台).马陵山和相公庄台钻孔体应变观测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18,第A1期
  • 沈方铝,李培,张颖,任丛荣,黄宗林(福建省地震局).福州市区土层剪切波速与土层深度的经验关系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18,第A1期
  • 魏娅玲,蔡一川(四川省地震局).四川地区地震震源机制解及震源深度特征——以中等强度地震为例[J].地震工程学报,2018,第A1期
  • 杜瑶,阮祥,王余伟,邵玉平,景晟,郑昭(四川省地震局).长河坝水库蓄水前库区地震精确定位[J].地震工程学报,2018,第A1期
  • 安海静1,牛延平1,马可兴1,梁浩东2(甘肃省地震局;新疆昌吉州地震局).一种前兆效能更好的地电阻率观测装置讨论[J].地震工程学报,2018,第A1期
  • 张辉1,董敏1,马娟1,刘英昊2,刘凯3(山东省地震局昌邑地震台;山东省潍坊市水文局;山东省德州市地震局).山东昌邑区深层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关系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18,第A1期
  • 霍祝青,瞿旻,卢永,孙业君(江苏省地震局).不同定位方法对江苏高邮M4.9地震震源深度的测定[J].地震工程学报,2018,第A1期
  • 全建军1,2,陈美梅1,赖见深3,郑永通4,郑志泓2,林慧卿1,方传极2,黎己余2(福建省地震局永安地震台;福建省地震局仪器维修中心南平分中心;福建省地震局东山地震台;福建省地震局龙岩地震台).基于GSM的无人值守地震台站远程监控系统[J].地震工程学报,2018,第A1期
  • 贾昕晔1,戴勇2,高立新2,陆颍哲3,贾彦杰2(宝昌地震台;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满洲里地震台).2010年山西河津4.8级地震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低点时间空间分布特征[J].地震工程学报,2018,第A1期
  • 毕波,王鹏,朱培育,赵俊香(上海市地震局).基于Android系统的上海测震台网运行监控系统设计[J].地震工程学报,2018,第A1期
  • 陈瑶,张昱,王英达,曹玲玲,郑卫平,冯建刚(甘肃省地震局).尼泊尔8.1级地震甘肃地区流体观测资料同震响应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18,第A1期
  • 尹海权,徐玉健,徐东卓,王生文,王宁,张振伟,王世进(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跨断层形变监测场地布设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18,第A1期
  • 朱爽,杨博(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利用GPS资料研究天津地区近期运动特征[J].地震工程学报,2018,第A1期
  • 方伟华,周蓝捷,郑韶鹏,李文惠(厦门地震勘测研究中心).福建省简易烈度计台网智能监控与实时告警系统[J].地震工程学报,2018,第A1期
  • 孙路强,刘磊,卞真付,许贺(天津市地震局).利用时间序列算法实现测震数据存储服务器磁盘容量预测[J].地震工程学报,2018,第A1期
  • 占惠,梁全强,李光明,林志彬,林淑冰,林鸿杰(厦门地震勘测研究中心).长乐—诏安断裂带闭锁程度和块体运动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18,第A1期
  • 何应文1,岳冲2,李智蓉3,杨建文4,杞应平5(云南省地震局云县地震台;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云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云南省双江县水利局).爱华隧道施工对云南云县台水管倾斜观测影响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18,第A1期
  • 王静波,柴文锐,杨红静(甘肃省地震局兰州观象台).地磁加卸载响应比与宁强MS5.3地震[J].地震工程学报,2018,第A1期
  • 任栋1,郭安宁1,张炜超2,段博儒1,贾源源1,强玫1(甘肃省地震局;陕西省地震局).社科院增补的4万余条地震史料介绍及初步整理[J].地震工程学报,2018,第A1期
  • 石玉成(甘肃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汶川地震甘肃灾区恢复重建的实践与启示[J].地震工程学报,2018,第A1期
  • 郭增建(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1976—2012年地震预报的研究与认识[J].地震工程学报,2018,第A1期
  • 黄洋1,杨凡2,左天惠3(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广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地理国情监测院).基于宏观易损模型的河北省震后快速评估[J].地震工程学报,2018,第A1期
  • 朱升初,王恒知,詹小艳(江苏省地震局).2016年10月20日江苏射阳M4.4地震的强震动记录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18,第A1期
  • 徐年1,2,李伟1,杨云1,尹洪胜2,肖飞1,杜航1(江苏省地震局;中国矿业大学).卫星通信地球固定站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18,第A1期
  • 郭安宁1,任栋1,白雪见1,赵乘程1,李鑫2,张炜超3,郭志宇4,彭立顺5,贾源源1,段博儒1(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地震局;西安市勘察测绘院;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郭增建主要学术贡献与成就[J].地震工程学报,2018,第A1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