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谢玲娟1,叶楚玉1,沈恩惠1,2(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植物基因组测序研究进展[J].植物科学学报,2021,第6期
  • 高瑜1,2,李佳颖1,2,刘宇哲1,2,孟繁蕴1,2(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天然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基于组合模型的丹参潜在地理分布研究[J].植物科学学报,2021,第6期
  • 胡光明1,2,夏文娟3,郑丽3,饶航空4,雷鸣4,王建5,赵婷婷1,李作洲1,钟彩虹1(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大学;咸宁市农业科学院;通山县农业农村局;湖北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湖北省通山县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调查与果实遗传多样性分析[J].植物科学学报,2021,第6期
  • 邱浩1,陈佳阳1,赖佑圳1,张国彦2,崔浪军1,魏希颖1(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药用资源与天然药物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城固县群利中药材合作社).附子内生菌及根际土壤性质与附子生物碱积累的关系研究[J].植物科学学报,2021,第6期
  • 孙小艳1,吴照祥2,郭雄昌2,伍祎翌1,李彦强2(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江西省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不同种源中国马褂木镉响应差异及其耐镉能力评估[J].植物科学学报,2021,第6期
  • 水新利1,白云玉1,张英洁1,许嘉巍1,靳英华1,陶岩1,赵琛1,张慧慧1,刘丽杰2(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白山科学研究院).氮沉降对长白山3种苔原类型凋落物早期分解的影响[J].植物科学学报,2021,第6期
  • 符俊杰1,2,3,孙君瑶3,王伟3,刘帆3,Samuel Wamburu Muthui3,李伟3(西藏大学理学院;西藏大学青藏高原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筑坝拦截对梯级水库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的影响研究——以乌江、赤水河流域为例[J].植物科学学报,2021,第6期
  • 李雨姗1,肖曼1,张会萍1,邵毅贞1,刘凤琴1,袁志良1,陈云1,2(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不同生长基质对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苔藓谱系多样性的影响[J].植物科学学报,2021,第6期
  • 刘泰龙1,2,姬亚丽1,2,刘怡萱1,2,吴玄峰1,2,陈飞飞1,2,刘星1,2,3(西藏大学理学院;西藏大学青藏高原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极端环境生物适应与进化实验室;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于转录组测序探讨西藏麦地卡湿地5种植物对高海拔光照的适应机制[J].植物科学学报,2021,第6期
  • 马琼芳1,燕红1,孔维尧1,陈玲1,李伟东1,邹畅林2,张超凡1(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水盐条件变化对三江藨草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植物科学学报,2021,第6期
  • 王海玲1,2,项伟1,朱师丹1,赵昊阳1,段维兴3,朱俊杰1,2(广西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甘蔗叶片结构性状与抗寒性的关联[J].植物科学学报,2021,第6期
  • 谢影1,于海洋2,庞忠义3,张明4,于海洋1,张世凯1,赵曦阳1(东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红石林业局;国有新民市机械林场;四平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东北地区6种槭属植物种子表型多样性分析及优良家系选择[J].植物科学学报,2021,第6期
  • 郭春凤,刘玲?,唐凤雪,戴慧芳,刘海燕,杨俊文(淮南师范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常见湿生植物对镉、铅污染水环境的修复效果研究[J].植物科学学报,2021,第5期
  • 王一汐1,文印2,刘慧2,曹坤芳1(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森林生态与保育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管理重点实验室).气候生态位进化与物种多样化的关系——以泛热带植物番荔枝科为例[J].植物科学学报,2021,第5期
  • 江全1,2,邱东萍3,汪志1,2,李作洲1,姚小洪1(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科学院种质创新与特色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科学院种质创新与特色农业重点实验室).植物局部适应性的研究进展[J].植物科学学报,2021,第5期
  • 张秀艳1,周紫羽2,李子豪2,赵河3,邵毅贞2,王晶4,5,陈云2,5,袁志良2,5,叶永忠2(河南地矿职业学院地质工程与资源勘查系;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河南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南省伏牛山南北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河南白云山落叶阔叶林群落性系统的数量特征及生态关联性[J].植物科学学报,2021,第5期
  • 冉家栋1,2,杨芙蓉1,2,谢彩香1,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保护重点研究室;中药资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药用植物掌叶大黄化学组分空间变异及气候响应特征[J].植物科学学报,2021,第5期
  • 常金慧1,潘健2,姜欢利1,林文慧1(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AtMES1正调控拟南芥角粒数[J].植物科学学报,2021,第5期
  • 李永红1,2,齐美艳3,方圆1,付安1,王晓琴1,何亦騉3(北京农学院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北农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小立碗藓PpAux/IAA2基因在原生质体再生过程中的功能分析[J].植物科学学报,2021,第5期
  • 王英鲲,吕坤,吴宇,陈芳清?(湖北省三峡地区生态保护与治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三峡大学).蛛网萼叶功能性状随植物生长发育进程的变化[J].植物科学学报,2021,第5期
  • 郑永强1,邹洁1,温兴鹏2,吴志国1(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植物转座元件注释及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J].植物科学学报,2021,第5期
  • 易艾霖,刘冬梅,皮利民?(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转录因子的胞间移动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J].植物科学学报,2021,第5期
  • 邓璐希,唐莎莎,邹婷婷,杨聪,吕森涛,尚书禾,汪小凡?(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无人机影像用于监测湿地植物群落开花覆盖度与昆虫访花活动[J].植物科学学报,2021,第5期
  • 叶兴状1,文国卫1,张明珠1,刘益鹏1,范辉华2,张国防1,陈世品1,刘宝1(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珍稀濒危植物半枫荷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J].植物科学学报,2021,第4期
  • 张小燕1,2,Alison Kim Shan Wee1,Tadashi Kajita3,朱俊杰1,曹坤芳1,2(广西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森林生态与保育重点实验室;琉球大学热带生物研究中心西表研究站).两种红树植物不同种源幼苗对模拟高温热浪的光合生理响应差异[J].植物科学学报,2021,第4期
  • 李成阳1,2,柴沙沙1,刘意1,2,王连军1,雷剑1,杨新笋1,张文英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湖北省甘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粮食作物种植创新与遗传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农学院).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甘薯前期氮代谢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J].植物科学学报,2021,第4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