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良伟1,2,邹铁方1,2,刘阳阳1,2,程宇峰1,2(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湖南省工程车辆安全性设计与可靠性技术重点实验室).基于视频的自行车事故特征及控制人致伤因素观察[J].汽车工程学报,2021,第6期
-
熊明强1,2,谯杰1,2,夏芹2(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基于改进LSTM-NN 的安全性自动驾驶换道轨迹规划模型[J].汽车工程学报,2021,第6期
-
陈潇凯1,梁茹钰1,刘佳辉2,杨子发3(北京理工大学;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底盘高效设计方案与开发工具构建[J].汽车工程学报,2021,第6期
-
抄佩佩1,丰俊献2,程端前1,刘川1,2(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基于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的事故特征模式匹配追踪分析[J].汽车工程学报,2021,第6期
-
罗耿1,2,赵剑南1,陈轶嵩1(长安大学汽车学院;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泡沫金属三维细观有限元建模技术研究[J].汽车工程学报,2021,第6期
-
王伟民,王小碧,徐人鹤,汪毛毛,施睿,杨志勇,万超辉,胡彬莹,石琳(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纯电动汽车热泵型整车热管理系统开发技术研究[J].汽车工程学报,2021,第6期
-
张望,石萌,肖育德,袁泉(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基于DMAIC 方法的“共享汽车”纠纷应对体系优化设计[J].汽车工程学报,2021,第6期
-
张中原,张幽彤(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无人驾驶汽车转向系统参数自整定及优化研究[J].汽车工程学报,2021,第6期
-
党岩,秦鹏,闫石(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主动进气格栅角度对整车前舱进气性能影响的数值分析研究[J].汽车工程学报,2021,第6期
-
崔崇桢(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全承载客车正面碰撞吸能器设计与验证[J].汽车工程学报,2021,第6期
-
李军1,2,周佳3,王利刚4,冯毅3,江海涛1,万鑫铭3(北京科技大学;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节能环保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乘用车轻量化水平发展趋势研究[J].汽车工程学报,2021,第5期
-
邓思城1,赵礼辉1,2,3,王震1,周驰1,郑松林1,2,3(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业汽车机械零部件强度与可靠性评价重点实验室;上海新能源汽车可靠性评价公共技术平台).电驱动系统可靠性目标载荷快速构建方法研究[J].汽车工程学报,2021,第5期
-
吕钊1,乔信起1,熊培友1,刘瑞2(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滨州渤海活塞有限公司).汽油机活塞内冷油腔振荡冷却特性的仿真研究[J].汽车工程学报,2021,第5期
-
罗三峰1,2,王光耀1,2,万鑫铭1,2,李阳1,2,周佳1,2,赵奕炳1,2(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汽车轻量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名义应力法的疲劳卡片构建方法研究[J].汽车工程学报,2021,第5期
-
刘海江,吴雨林(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基于PCA-SVM的DCT汽车驾驶员起步意图识别[J].汽车工程学报,2021,第5期
-
李炜1,吴麟麟1,汪若尘1,叶青2(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智能汽车路径跟踪精度及操纵稳定性耦合机理分析[J].汽车工程学报,2021,第5期
-
吴渊1,高丰岭1,卜晓兵1,陈潇凯2(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基于虚拟路面的整车路噪轮胎参数相关性研究[J].汽车工程学报,2021,第5期
-
李富强,彭海丽,杨熙,张文静(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基于深度学习的二手车价格预测模型及影响分析[J].汽车工程学报,2021,第5期
-
詹振飞1,2,王杰1,付月2,路高辉1,周桂林1,陈崇2,李洁2(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吸能率的车辆碰撞相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J].汽车工程学报,2021,第5期
-
徐有忠1,2,范快初1,2(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汽车NVH与可靠性重点实验室).轮胎尺寸对汽车结构疲劳累积损伤影响研究[J].汽车工程学报,2021,第5期
-
陈雪梅,李梦溪,王子嘉,欧洋佳欣(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无人驾驶车辆城市交叉口周边车辆轨迹预测[J].汽车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韩有军1,2,胡跃明1,王亚青2,贾刚2,葛承杰2,张春杰2,黄学杰2,3(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锂离子动力电池智能制造系统及应用[J].汽车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张弛,汪少华,储堃,徐兴,施德华(江苏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基于新型动力耦合构型的HEV模式切换协调控制策略研究[J].汽车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刘明1,2,赵清江1,2(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基于数值生物力学模型的汽车正面碰撞中肥胖驾驶员头颈部损伤研究[J].汽车工程学报,2021,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