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焱,董增川,刘平雷,周林(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以河海大学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6期
-
徐凯,徐洁,王宏刚(重庆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面临三大障碍的审视与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6期
-
宋晓云1,李浩2,周文文3(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浙江大学研究生院).面向协同创新创业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以浙江大学工程学科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6期
-
王传毅,王时雨,严会芬(武汉大学).在线研究生课程的质量评估:美国的经验[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6期
-
范涛,梁传杰,李志强(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论新媒体视阙下五维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之构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6期
-
张圣亮,袁佳,李小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团队氛围、心理资本对研究生知识共享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6期
-
王梅,王丽苹(天津大学教育学院).英国工业博士中心的功能及运作模式探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6期
-
齐艳杰(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特征探析与思考——基于厦门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教师座谈会[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6期
-
赵沁平(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工程院).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二十个问题[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6期
-
尹松涛1,黄雪飞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部;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英语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6期
-
张志辉1,江鉴1,方黑虎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档案馆).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办院模式与培养制度的早期探索[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6期
-
许硕1,2,李靖1(吉林大学行政学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我国科研机构研究生教育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探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6期
-
双勇强1,丁雪梅2(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基于Scopus数据库的国内外著名理工科大学学科结构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6期
-
吴小林(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充分发挥专业学会作用 服务研究生教育改革[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6期
-
刘国瑜(南京农业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高校优势学科:内涵、意义与建设[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6期
-
张永泽1,2,董维春1(南京农业大学公关管理学院;中国药科大学研究生院).我国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58家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调查[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6期
-
杨虎(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国内综合性大学延期博士生培养管理问题初探——基于对北京大学等高校博士生延期毕业问题的调查[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6期
-
张文玺1,樊晓志2,陈一远1(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商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及对其就业能力影响的研究——基于5所重点高校的问卷调查[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6期
-
盛春,吴利琴,张俊梅(安徽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及启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6期
-
(《研究生教育研究》编辑部).《研究生教育研究》征稿细则[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6期
-
李忠云,曹亚(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及改善策略[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5期
-
赵红军1,陈薇2,陈谦明1(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四川大学校长办公室)."精英化教育"语境下博士招生制度的选择——对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的思考与探索[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5期
-
解志韬(上海交通大学党委组织部).组织创新气氛、知识分享对研究生创新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5期
-
初旭新1,宗刚2(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工业大学经管学院).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培养的现状与对策[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5期
-
徐刚1,陈勇2(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浅析研究生与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动互补"[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