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姚计海,张蒙(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双减”政策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机遇、问题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齐文浩1,齐秀琳2,马维帅2(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郑州大学商学院).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女性非农就业的影响:理论逻辑与中国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谢谦1,郭杨2(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工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字技术、创新要素结构优化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张晓辉,姚梅林,李庆安(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政策满意度、教师支持对公费师范生职业效能和职业认同的影响:一项纵向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王玉海,李顺强,张琦(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乡村振兴战略:内在机理与路径选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王泽龙,崔思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诗歌研究中心).新诗标题的现代变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罗浩轩(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通往“权利束完整”之路: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理论逻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冯留建,江薇(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延安时期党内政治文化内涵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欧阳康,赵贝斯特(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学院).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性格的思想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王炳林(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胡敏中1,2,高宇1(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人工智能在人的认识中的作用及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马健生,李朝霞(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课堂功能系统之解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过常宝(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从“诗言志”到“赋诗言志”的文化逻辑和话语机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高国荣(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从生产控制到土壤保护——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农业调整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周维东(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变戏法”之喻与新知识群体的游民化——《现代史》与鲁迅的“现代史”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李宏兵1,赵丁然1,赵春明2(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省际贸易的影响:理论逻辑与实证检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瞿林东(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论新时代中国特色历史学基本理论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欧阳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实然、能然与应然——关于“休谟问题”的再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刘晓青(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符号人工智能的观念起源研究——基于霍布斯机械唯物论的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蔡旻旻1,2,王书剑1,2,陈云祥1,张爽1,2,刘翔平1,2(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教师心智化的内涵、诊断与提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孙伯驰,吕光明(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益贫式增长与包容性政策的耦合:中国减贫成就的经验启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许家星(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哲学学院).朱子学的“求真是”与“护朱”之争——以陈栎《四书发明》为中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贾绪计1,2,徐文娟2,王庆瑾2,林琳1,2,林崇德3(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学生核心素养框架下中学生健康素养的测量、发展特点与群体类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论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的国家认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任翔(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黎锦熙语文阅读教学思想探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刘勇,解楚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百年师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学术传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熊督闻,曾湘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劳动人事学院).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跨地区投资的影响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张辞修(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西晋后期玄学名士拔擢寒素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