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忠华1,2,高正红1,2,宋文萍1,2,夏露1,2(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翼型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1,第6期
-
薛帮猛,任启龙,林大楷(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民用飞机设计数字仿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后缘发散翼型在宽体客机机翼设计中的应用[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1,第6期
-
张卫国1,2,孙俊峰3,招启军4,武杰2,李国强2,5,马帅2,吴霖鑫2(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旋翼翼型气动设计与验证方法[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1,第6期
-
张阳1,2,韩忠华1,2,周正3,汤继斌4,张科施1,2,宋文萍1,2(西北工业大学气动与多学科优化设计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面向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宽速域翼型优化设计[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1,第6期
-
高永卫,魏斌斌,梁栋(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翼型风洞试验技术研究现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1,第6期
-
招启军1,井思梦1,赵国庆1,王清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旋翼翼型动态失速机理及非定常设计研究进展[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1,第6期
-
任凯1,2,高传强1,2,张伟伟1,2(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流体力学智能化国际联合研究所).翼型激波抖振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1,第6期
-
钱炜祺1,2,赵暾1,2,黄勇2,何磊2,段光强2,秦川江2(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工程翼型气动特性数据挖掘与建模[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1,第6期
-
袁兵,刘杰,魏中成,刘沛,池江波(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战斗机翼型使用和发展综述[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1,第6期
-
巩绪安1,2,张鑫2,马兴宇1,3,范子椰1,姜楠1,3(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力学系;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现代工程力学重点实验室).仿生学覆羽控制翼型流动分离实验[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1,第6期
-
张伟,赵轲,夏露,高正红(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飞翼布局翼型系列设计进展[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1,第6期
-
赵志杰,罗振兵,刘杰夫,邓雄,李石清,郑穆(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合成双射流逆向吹吸控制对翼型流动特性影响[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1,第6期
-
曾伟,袁明川,樊枫,林永峰(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直升机旋翼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直升机旋翼翼型需求分析及技术发展展望[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1,第6期
-
梁华1,谢理科1,吴云1,刘雪城1,苏志1,白成宏2(空军工程大学等离子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解放军95889部队).等离子体冰形调控改善翼型/机翼气动性能的试验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1,第6期
-
罗金玲1,龙双丽1,汤继斌1,韩忠华2,张阳2(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空天飞行器机翼/翼型的需求分析及应用[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1,第6期
-
倪章松1,张军1,符澄2,王邦毅1,李宇1(成都流体动力创新中心;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磁浮飞行风洞试验技术及应用需求分析[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1,第5期
-
王锐1,辛大波2,欧进萍1(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基于OPTICS聚类算法的流场结构特征分析方法[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1,第5期
-
王田天1,2,胡冲1,龚彦峰3,4,杨明智1,熊小慧1,踪敬良3,4,陆意斌1(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水下隧道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扩大斜切式缓冲结构对时速400 km铁路隧道口微气压波缓解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1,第5期
-
余以正1,2,刘堂红1,夏玉涛1,杨明智1,刘宏康1(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更高速(400+ km/h)列车气动减阻技术发展与展望[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1,第5期
-
何旭辉1,2,吉晓宇1,2,敬海泉1,2,葛辉凯3,张甲振4(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雄安高速铁路有限公司;河北交投物流有限公司).高速铁路全封闭声屏障列车压力波和微气压波数值模拟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1,第5期
-
王志钧,梅元贵(兰州交通大学甘肃省轨道交通力学应用工程实验室).高速列车压力舒适性环境特征的实车试验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1,第5期
-
周鹏1,张军2,李田1,张继业1(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流体动力创新中心).初始环境温度对真空管道高速列车气动特性的影响[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1,第5期
-
曾广志,李志伟,黄莎,严冠章(五邑大学轨道交通学院).龙卷风环境对桥上运动列车瞬态气动特性影响[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1,第5期
-
周新喜1,王宗昌1,陈垒1,张玉刚1,伍钒2(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大学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客流密度的地铁列车空调夏季送风温度控制模型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1,第5期
-
张刘1,2,姜裕标2,何萌2,陈洪2,高立华2(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内吹式襟翼控制机理和失速特性[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1,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