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志民1,刘彦权2,黄走方1,梁艳1,林洁2,沈建箴3,陈鑫基3(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赣州市血液病重点实验室;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西省临床重点专科重症医学科;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福建省血液病研究所).T细胞亚群与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诊疗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第6期
-
周箭1,黄纯兰2,刘恒伟1,曾昭宇1,谭竞1(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miR-29a-3p靶向肝癌衍生生长因子抑制E6-1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第6期
-
刘春艳,潘燕莎,杨洪,胡晓,陈红英,刘文君(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四川省出生缺陷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不同免疫分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融合基因检测及预后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第6期
-
杨培仙1,王盼1,方磊2,王琼1(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血液内科;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Tregs和IL-35表达的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第6期
-
黎建云,熊欣,王典文,张旭艳,黄灿,邹玲丽,郑彩凤,陈信,涂传清(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血液科血液病研究室).青蒿酯联合阿糖胞苷±柔红霉素对MLL基因重排白血病细胞株MV4-11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第6期
-
刘灿1,彭浩2,曾伟杰2,李薇1,陈可可1,李琬婷1,曾桂芳2,梁晓2,胡隽源2,周明1(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特殊结构双靶点CAR-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第6期
-
杨锦坤,邢爽,申星,王训,蒋瑛,张雪文,栾皓,乔子肢,戴洋洋,张恩琪,王叶梅,熊国林,余祖胤(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辐射医学研究所).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单次肌注给药对急性放射病猴的治疗作用[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第6期
-
郑艳玲1,洪强1,王前明2(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输血科;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抗-Mur在闽南地区人群分布频率及其导致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第6期
-
王淑君1,2,赵广超1,罗开云1,杜颖2,王伟1,齐清1,栾建凤1(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输血医学科;东南大学医学院).不同处理方式对富血小板血浆相关生长因子的影响[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第6期
-
吴跃平1,梁爽2,苏宇清2(深圳市儿童医院输血科;深圳市血液中心输血医学研究所).ABO血型糖基转移酶的活性特征及血浆保存方式对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第6期
-
张小霞1,韩亚鹏2(庆阳市中心血站;甘肃省陇东生物资源保护利用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陇东学院).庆阳市献血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检测与特征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第6期
-
余先球,王丽霞,雷芳,陆雯萍,费小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淋巴瘤及骨髓瘤患者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动员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第6期
-
梁春燕,李增政,王敏,王娅婕,杨同华(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细胞因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第6期
-
林萍1,林晓容1,刘巧灵1,张学亚2,陈根旺1,谢若腾1,张雅兰1,杜秀环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科).sIL-2R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第6期
-
徐明珠,乔曼,孙爱宁,吴德沛,薛胜利,周海侠(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苏省血液研究所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大学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所血液学协同创新中心).去甲基化药物联合Venetoclax与半量预激类方案治疗老年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第6期
-
杨博,董春霞,康建民,石蕊,张志娟,田雅茹,姚一帆,杨林花(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急性髓系白血病首次诱导化疗后血小板恢复速度及其线性拟合度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第6期
-
王茵,岳玲玲,曾鹏云,吴重阳,韩叶,宋颖,金祺祺,蒋皓云,柴晔(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全新风险分层模型R2-ISS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评估价值[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第6期
-
张平平1,2,李佳佳2,胡忠利2,朱俊锋2,王蒙2,张凤2,李炳宗1(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科;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CD28表达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第6期
-
宋明珠,李梅梅,聂小霞,刘佳,蔡娟(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输血科).富血小板血浆及其衍生物的体外抑菌作用及其与PF4含量的关系[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第6期
-
李清照,彭娟,陈海梅,陈祯祯,朱展望,李玲姝,胡国瑜,袁朝晖(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血液科).PD-1、PD-L1和CTLA-4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中的表达与意义[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第6期
-
凌玲1,王方方2,周姝婷1,杨蕾1,杨帆1,杨兰1,郁多男1(扬州大学医学院/江苏省非编码RNA基础与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MicroRNA-451在红系分化中的表达水平及与血液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第6期
-
张淑遐1,谢聿涵2,翁萍1,徐淑娟1,田辉云1,郭江睿1,刘庭波1,沈建箴1,李晓帆1(福建省血液病研究所福建省血液病学重点实验室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体质指数对套细胞淋巴瘤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第6期
-
李文凤,周靖博,赵艳红,于洪娟(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现状及新药进展[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第6期
-
史敏,亢培颖,李伊瑶,王少华,张媛媛,王文静,李永军(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IL-7介导的JAK/STAT信号通路在白藜芦醇抗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第6期
-
杨洁1,杨永宾2,王瑞仓1,刘净悦1,李燕1,袁军1,李杰1,张晓霞1,高晓晗1,郝洪岭1(河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河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急性白血病患者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第6期
-
邹品力1,2,廖欣2,3,肖剑文2(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医学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成都儿童专科医院儿科).全转录组测序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第6期
-
颜妙名1,李钊璇2,陈翀2,张薇1,周道斌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免疫学系).HDAC抑制剂西达本胺对外周T细胞淋巴瘤PD-L1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第6期
-
毛建华1,沈艳2,阮铮1,奚晓东1(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实验医学研究中心).腺相关病毒载体血清型8递送的大鼠FVⅢ轻链对不同长度人FVⅢ重链活性的促进作用[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第6期
-
刘昕,王莲慧,徐子恒,舒锦,董梦媛,童小燕,徐秀云(江西省儿童医院(南昌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输血科).RHD*95A型D变异体血型鉴定及分子生物学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第6期
-
崔迪1,张文静2,郑维威2,梅传忠1(蚌埠医学院检验医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小檗胺联合依鲁替尼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和调亡的作用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