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丽苹,李晴,郭成(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师生关系对留守儿童学习投入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6期
-
尹霞云1,2,朱康慈1,黎志华1,2(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湖南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乡村教育振兴研究院).家庭功能对低收入家庭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同伴关系与希望的链式中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6期
-
朱莹莹1,2,3,黄佳豪2,唐卓仪2,刘佳莹2,李欣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天津市高校社会科学实验室).大学生睡眠拖延与日间嗜睡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6期
-
金雪莲1,2,姜英杰1(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吉林医药学院应用心理学院).孤独症儿童自我-他人来源记忆监测损伤:学习时间分配的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6期
-
刘晓飞1,梁晓燕2,辛自强3(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慈善组织两类声誉信息效价对受众捐赠意愿的联合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6期
-
肖丹鹤1,李君2,葛操3,杨海波2(汉口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郑州大学教育学院).网络受欺凌个体的情绪注意偏向及注意偏向训练的干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6期
-
何慧华,陈迎新,蒋琴,姜露(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父亲婚姻满意度对1~3岁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影响:父子依恋和父亲参与的链式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6期
-
毋嫘1,2,3,赵晨光2,陈瀚强2,刘天骄2,康威2,李昕雨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天津市高校社会科学实验室).愤怒诱发干扰冲动性暴力犯行为抑制晚期阶段:来自ERP的证据[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6期
-
李诸洋,张凯慧,张巧明,刘璐(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语义客体注意的产生条件:客体表征的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6期
-
杨阳,张园,马唐鑫,贾亦心,蒋丽玮(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甘肃省行为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认知闭合需求对身份转换改变内隐态度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6期
-
李红霞,徐艳丽,方怡泉,郭凯玥,司继伟(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简版数学焦虑量表在中国小学儿童群体中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6期
-
孙倩1,2,周俊2,刘永芳2(苏州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自我与他人社会价值取向对合作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6期
-
李泉1,冯廷勇2(曲靖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执行功能影响情绪胜任力的发展:一项学前儿童的追踪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6期
-
曹海波1,2,任亮3,韩丹3,贾东立3,王敬欣1,4,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河北北方学院艺术学院;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天津市高校社会科学实验室).词素位置概率在中文重叠歧义词识别中的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6期
-
陈雪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应急心理服务体系构建与应急管理心理学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6期
-
杨邵峰1,2,3,张志超2,冀婷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天津市高校社会科学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人事处).抑制还是干扰?来自提取练习范式的证据[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6期
-
于秒1,2,3,周思敏2,龙佳欣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天津市高校社会科学实验室).内隐韵律与语境对汉语均衡型歧义结构歧义消解的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6期
-
陈夏妮1,2,章鹏1,严世振1,贾丽娜3,马晓博4,俞怡帆1,金花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古诗多媒体空间邻近效应的神经基础——来自fNIRS的证据[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6期
-
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对教育与发展的几点思考——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6期
-
张锦坤(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从记忆提取角度审视测试在学习中的应用价值——评《提取诱发遗忘:记忆提取研究的新视角》[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6期
-
马丽云1,2,莫文1,3(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玉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西高校认知神经科学与应用心理重点实验室).自我损耗下积极情绪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5期
-
李甜甜,徐鹤文(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大学生自我概念清晰性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多重中介效应分析[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5期
-
孙红梅,孙小越(天津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挫折情境下自我肯定对执行功能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5期
-
李嘉欣,雒瑞帆,封洪敏,司继伟(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初中生感知到的同伴支持与数学学习投入——基于变量为中心和个体为中心的分析[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5期
-
白学军,杨海波,李士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天津市高校社会科学实验室).心理学“知-行-信”课程思政模式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5期
-
程刚1,邹燕2,余玮3,丁芳媛4,贾云丞5(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科研科;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入学过渡期高中新生大五人格与主观社会地位变化轨迹的关系:基于潜变量增长模型的分析[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5期
-
金花1,2,3,严世振2,单金磊4,刘婷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天津市高校社会科学实验室;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面孔生命性加工的时间进程:ERP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5期
-
钟伟芳1,郭永兴2,3(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广州市格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悲伤表情识别能力影响疼痛共情——一项ERP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5期
-
贾宁1,容丽卓1,2,代景华3(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中医学院).社会性线索对内隐和外显元认知监控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