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彦随1,2,周扬1,李玉恒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乡村地域系统与乡村振兴战略[J].地理学报,2019,第12期
  • 龙花楼1,戈大专2,3,王介勇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耦合研究进展及展望[J].地理学报,2019,第12期
  • 曹智1,2,李裕瑞1,2,陈玉福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J].地理学报,2019,第12期
  • 牛方曲1,2,孙东琪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中国经济发展可持续性模拟[J].地理学报,2019,第12期
  • 刘毅1,2,3,王云1,2,3,杨宇1,2,3,马丽2,3(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粤港澳大湾区区域一体化及其互动关系[J].地理学报,2019,第12期
  • 刘卫东1,2,唐志鹏1,2,夏炎3,韩梦瑶1,姜宛贝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碳强度关键影响因子的机器学习识别及其演进[J].地理学报,2019,第12期
  • Zhong Linsheng,Yu Hu,Zeng Yuxi.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ibet tourism based on tourism climate index[J].地理学报,2019,第12期
  • Tao Zexing,Dai Junhu,Wang Huanjiong,Huang Wenjie,Ge Quansheng.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the bud-burst date of herbaceous plants in Inner Mongolia grassland[J].地理学报,2019,第12期
  • Zhuang Liang,Ye Chao,Hu Senlin.Spatial production and spatial dialectic:Evidence from the New Urban Districts in China[J].地理学报,2019,第12期
  • Feng Yingying,Yang Xiaoping.Moisture sources of the Alashan Sand Seas in western Inner Mongolia, China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and mid-Holocene:Interpretation from modern analogues, paleoclimatic simulations and geological records[J].地理学报,2019,第12期
  • (中国地理学会).2019年中国地理学大会暨中国地理学会成立11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J].地理学报,2019,第12期
  •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简介[J].地理学报,2019,第12期
  • (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在宁波召开[J].地理学报,2019,第12期
  • 宋爽1,王帅1,傅伯杰1,陈海滨2,刘焱序1,赵文武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治理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学报,2019,第11期
  • 杨家伟,陈华,侯雨坤,赵英,陈启会,许崇育,陈杰(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气象旱涝指数的旱涝急转事件识别方法[J].地理学报,2019,第11期
  • 周鹏1,2,邓伟1,3,2,彭立1,3,张少尧1,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区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典型山地水土要素时空耦合特征及其成因[J].地理学报,2019,第11期
  • 吴子璇1,2,3,张强1,2,3,宋长青1,2,3,张芬4,朱秀迪1,2,3,孙鹏5,范科科1,2,3,余慧倩1,2,3,申泽西1,2,3(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珠三角城市化对气温时空差异性影响[J].地理学报,2019,第11期
  • 胡凯衡1,2,魏丽1,2,3,刘双1,2,李秀珍1,2(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横断山区泥石流空间格局和激发雨量分异性研究[J].地理学报,2019,第11期
  • 张学珍1,2,李侠祥1,2,张丽娟3,席建超1,戴尔阜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寒区地理环境监测与空间信息服务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RCP 8.5气候变化情景下21世纪印度粮食单产变化的多模式集合模拟[J].地理学报,2019,第11期
  • 王彦君1,吴保生1,申冠卿2(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1986-2015年小浪底水库运行前后黄河下游主槽调整规律[J].地理学报,2019,第11期
  • 凌智永1,2,3,靳建辉4,吴铎1,刘向军2,3,夏敦胜1,陈发虎1,5,6(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盐湖资源综合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盐湖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生态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MIS 3以来雅鲁藏布江流域风成沉积及环境意义[J].地理学报,2019,第11期
  • 戴尔阜1,2,马良1,2,杨微石3,4,王亚慧1,2,尹乐3,2,童苗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拉萨高原生态系统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土地系统多主体模型的理论与应用[J].地理学报,2019,第11期
  • 炊郁达1,黄春长1,庞奖励1,周亚利1,张玉柱2,郭永强3,王海燕1,赵琪琪1(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青海喇家遗址土壤序列及史前山洪泥流灾难释光测年研究[J].地理学报,2019,第11期
  • 贾仰文,郝春沣,牛存稳,仇亚琴,杜军凯,徐飞,刘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典型山地降水径流时空演变及“水—热—人—地”匹配性分析[J].地理学报,2019,第11期
  • 辛蕊,段克勤(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2017年夏季秦岭降水的数值模拟及其空间分布[J].地理学报,2019,第11期
  • 张国友1,黄剑2,3,朱竑2,3,何沛东4(中国地理学会;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华南人文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城市与移民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地理学会与《地理学报》的发展[J].地理学报,2019,第11期
  • Wang Yunsheng,Zheng Mianping,Yan Lijuan,Bu Lingzhong,Qi Wen.Influence of the regional climate variations on lake changes of Zabuye, Dangqiong Co and Bankog Co salt lakes in Tibet[J].地理学报,2019,第11期
  • Yu Ling,Liu Jiaming,Li Tao.Important progress and future prospects for studies on urban public recreational space in China[J].地理学报,2019,第11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