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志仁.城市亚洲的公民韧性与COVID-19危机[J].地理学报,2021,第100期
-
侯志仁.Civic Resilience and the COVID-19 Crisis in Urban Asia[J].地理学报,2021,第100期
-
曾敏惠,吴郁玶,邓传忠,陈宏宇.社区灾害韧性的探讨:以莫拉克台风灾区重建为例[J].地理学报,2021,第99期
-
洪鸿智,徐牧谦,洪至萱.都会台洪灾害韧性变迁及其与脆弱度、调适力之连结[J].地理学报,2021,第99期
-
王少剑,谢紫寒,王泽宏(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县域碳排放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21,第12期
-
刘彦随1,2,龙花楼1,2,李裕瑞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全球乡城关系新认知与人文地理学研究[J].地理学报,2021,第12期
-
方创琳1,2,张国友1,薛德升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山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中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J].地理学报,2021,第12期
-
王泽宇1,王焱熙2,赵莉2,赵璐1(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21,第12期
-
杨忍(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珠三角地区典型淘宝村重构过程及其内在逻辑机制[J].地理学报,2021,第12期
-
李亭亭1,2,朱宇3,4,林李月1,3,柯文前1,3,肖宝玉1,3(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上海大学亚洲人口研究中心).流动人口居留时长意愿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21,第12期
-
赵美风1,汪德根2(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苏州大学建筑学院).中国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空间分异格局及机理[J].地理学报,2021,第12期
-
赵荣钦1,余娇1,2,肖连刚1,孙锦1,罗慧丽1,杨文娟1,揣小伟3,焦士兴4(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汉源县水利局;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基于“水——能—碳”关联的城市水系统碳排放研究[J].地理学报,2021,第12期
-
陆玉麒(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空间格局的规律认知与理论提炼[J].地理学报,2021,第12期
-
王宇凡,柴康妮,卓云霞,冯长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城市流动人口住房质量的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21,第12期
-
蒲英霞1,2,3,武振伟1,葛莹4,孔繁花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不确定性视角下的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机制分析[J].地理学报,2021,第12期
-
王海军1,2,武悦1,邓羽3,徐姗4(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基于城市流和层级性的城市群扩展模型构建[J].地理学报,2021,第12期
-
卢松1,李卓妍2(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城市居民对大型活动影响的感知与态度模式——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例[J].地理学报,2021,第12期
-
黄耿志1,2,周进3(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中国社会升级的测度与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J].地理学报,2021,第12期
-
宋志军1,2,李小建1,3,4,郑星5(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河南大学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工商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城乡过渡带社会经济空间演化特征与机理[J].地理学报,2021,第12期
-
周尚意,洪睿哲(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对地域文化与核心——外围模型参数结合的探索[J].地理学报,2021,第12期
-
方恺1,2,3,何坚坚1,张佳琪1(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博台线作为中国区域发展均衡线的佐证分析——以城市温室气体排放为例[J].地理学报,2021,第12期
-
Chen Wanxu,Zeng Yuanyuan,Zeng Jie.Impacts of traffic accessibility on ecosystem services:An integrated spatial approach[J].地理学报,2021,第12期
-
Zhang Xuhui,Li Huan,Gong Zheng,Zhou Zeng,Dai Weiqi,Wang Lizhu,Daramola Samuel.Method for UAV-based 3D topography reconstruction of tidal creeks[J].地理学报,2021,第12期
-
Huang Daquan,He Han,Liu Tao.City size and employment dynamics in China:Evidence from recruitment website data[J].地理学报,2021,第12期
-
Song Weixuan,Huang Qinshi,Gu Yue,He Ge.Unraveling the multi-scalar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and socio-spatial differentiation in China:A comparative study based on Nanjing and Hangzhou[J].地理学报,2021,第12期
-
Wang Kaiyong,Feng Rundong.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the effects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djustments on regional development[J].地理学报,2021,第12期
-
Xue Desheng,Ou Yubin.Intercity connections and a world city network based on international sport events:Empirical studies on the Beijing,London,and Rio de Janeiro Olympic Games[J].地理学报,2021,第12期
-
Pogorelov Anatoly,Laguta Andrey,Kiselev Evgeny,Lipilin Dmitry.Features of the long-term transformation of the Krasnodar reservoir,near the mouth of the Kuban River,Russia[J].地理学报,2021,第12期
-
Sun Jiaqi,Wang Xiaojun,Shahid Shamsuddin,Li Hongyan.An optimized baseflow separation method for assessment of seasonal and spatial variability of baseflow and the driving factors[J].地理学报,2021,第12期
-
Yang Yunping,Zheng Jinhai,Zhang Wei,Zhu Yude,Chai Yuanfang,Wang Jianjun,Wen Yuncheng.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nels and bars in a tidal reach of the lower Yangtze River:Implications for river management[J].地理学报,2021,第1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