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颖,张琪,赵成,王心怡,李敬尧,王丹,周萤,卢晓霞(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蔬菜水果中的新烟碱类农药残留量与人群摄食暴露健康风险评价[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6期
-
张杏艳,陈中华,邓海明,杨楷,龚胜,卢文学,蓝海恩(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水环境中四环素类抗生素降解及去除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6期
-
孙翠竹,李富云,涂海峰,贾芳丽,李锋民(中国海洋大学近海环境污染控制研究所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邻苯二甲酸酯类对水生食物链的影响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6期
-
贾伟,蒋红云,张兰,张燕宁,毛连刚(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4 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不同剂型对斑马鱼急性毒性效应[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6期
-
叶素芬,张珞平,陈伟琪(厦门大学海洋与海岸带发展研究院).海洋放射性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6期
-
王龙1,2,杨益新3,高子平1,尹洁1,刘洋1,张长波1,汤继华2,刘仲齐1,2(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省湘阴县农业局).水稻幼苗镉积累特征和离体叶片耐镉性的基因型差异[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6期
-
赵慧芳1,2,闫海鱼2,王训2,冯新斌2(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南方稻田土壤汞含量及潜在危害评价[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6期
-
时瑶1,2,马迎群1,2,秦延文1,2,刘志超1,2,杨晨晨1,2,迟明慧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河口与海岸带环境重点实验室).大辽河表层水中邻苯二甲酸酯分布特征及环境健康风险评价[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6期
-
梁鸿1,刘勇2,饶凯锋3,马梅4,5,许旺1,唐亮2,马嵩1,潘晓峰1,陈慧明6,杨莹莹2(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中科水质(无锡)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水环境中重金属铜暴露下青鳉鱼的行为响应[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6期
-
何怡1,2,门彬1,杨晓芳1,徐慧1,王东升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物扰动对沉积物中重金属迁移转化影响的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6期
-
薛蓓1,2,3,张培1,2,3,李志辉1,2,3,赵莲1,2,3,赖晓芳1,2,3,陈建华1,2,3,高焕1,2,3,阎斌伦1,2,3(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淮海工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镉胁迫对脊尾白虾的毒性效应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6期
-
马兵兵1,姜昭2,1,Kehinde Olajide Erinle1,曹博1,李金梅1,陈玉坤1,张颖1(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产地环境质量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狼尾草根系对阿特拉津长期胁迫的氧化应激响应[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6期
-
刘祥1,2,王敏1,刘俊杰3,陈凯1,胡柳明1,陈求稳1(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汞和砷单一及联合暴露对日本沼虾的氧化应激效应[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6期
-
吴敏兰1,2,王果2,李荭荭2,贾洋洋2,杨林通2(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外源Hg 胁迫对3 种烟草品种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效应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6期
-
林琎1,2,高云1,3,慕卫1,3,王开运1,2,许辉4,刘杰4(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山东省高校农药毒理与应用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农药环境毒理研究中心;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新型杀菌剂氟吡菌胺对9 种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及其在斑马鱼体内的生物富集[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6期
-
陈西1,2,阎希柱1,2,宿丽丽1,2(集美大学;农业部东海海水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PFOS 对多齿围沙蚕CYPs、GST 基因转录及酶活性的毒性效应[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6期
-
潘泳嘉1,2,周遵春2,王摆2,高杉2,孙红娟2,关晓燕2,董颖2,闫喜武1(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苯系物联合暴露仿刺参管足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6期
-
谢晴,薄军,郑榕辉,洪幅坤,张玉生(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镉胁迫下黑点青鳉(Oryzias melastigma)肝脏金属硫蛋白mRNA 性别差异性表达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6期
-
肖广侠1,2,徐文远3,贾磊1,郑德斌1,韩现芹1,陈春秀1(天津渤海水产研究所;临沂市罗庄区水务局;临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悬浮物对褐牙鲆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6期
-
杨振东1,王加生1,2,唐莉莉1,2,孙秀兰1,Kathy S.Xue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美国佐治亚大学环境健康科学系).玉米赤霉烯酮暴露对秀丽线虫生殖系统的损伤作用[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6期
-
贺少鹏(上海化工研究院;国家化学品及制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eChemPortal 及其在我国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6期
-
邓桂荣1,2,3,梅承芳1,2,3,柳燕贞1,2,3,张宏涛1,2,3,4,陈泽芳1,2,3,曾国驱1,2,3(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生态毒理与环境安全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佛山市环境健康与安全评价研究中心).稳健统计在快速生物降解性试验质量分析中的应用[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6期
-
余彬彬1,2,程立娟3,王斐3,周启星3(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省植物进化生态学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罗红霉素对不同生长期小麦土壤氮形态和脲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6期
-
韩建,何秋霞,韩利文,陈锡强,刘可春(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山东省生物检测技术工程实验室山东省生物传感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科学院药物筛选技术重点实验室).化学污染物对鱼鳔的毒理学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6期
-
向明灯1,2,高丹丹2,李红艳2,李良忠2,于紫玲2,汪正东2,林必桂2,于云江1,2(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价重点实验室).经皮肤暴露四溴双酚A 对Wistar 雄性大鼠的毒性效应[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6期
-
陈新1,覃宗敏1,李紫薇2,王超超3,商群1,唐敏1(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海南大学农学院).吡啶硫酮金属对华美盘管虫抗氧化性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6期
-
王绿平,赵华清,殷浩文(上海市检测中心生物与安全实验室).饵料对稀有鮈鲫幼鱼和成鱼生长的影响及摄食优化策略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6期
-
郝雅,朱丽岩,巩文静,韩萃,江田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纹缟虾虎鱼对Cu2+ 、Cd2+和氨氮的毒性响应和敏感性分析[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6期
-
Zhang Hecai,Liu Tongyi,Liu Yanfang,Zhang Jie,Wang Zhige,Chen Guangwen(College of Life Sciences,Henan Normal University).Definition of Planarian Mortality in an Acute Toxicity Test:A Case Study on Dugesia japonica Exposed to 1-Octyl-3-methylimidazolium Bromide[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6期
-
蒋艳雪1,2,贾宜静1,2,晁思宏1,2,曹红斌1,2(北京师范大学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基于PBPK 模型的大鼠体内镉分布的比较:联合暴露及单独暴露[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