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陈路路,安俭(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互联网视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理路探析[J].民族学论丛,2022,第C1期
  • 狄鸿旭(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中国民族政策“人民中心”特质的历史演进、实践成效与经验启示[J].民族学论丛,2022,第C1期
  • 刀波,齐传洁(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学院).试论抗战时期滇边先贤刀京版的国家认同观[J].民族学论丛,2022,第C1期
  • 王笑冰1,许喃奇2(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学院;湖北知音传媒集团).20世纪上半叶华北各族妇女爱国情怀的群体展示[J].民族学论丛,2022,第C1期
  • 梁润萍1,李淮东2(晋中学院文化产业系;太原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抗战时期长治回族的爱国实践[J].民族学论丛,2022,第C1期
  • 方堃1,王妍妍1,杨毅2(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公共艺术介入民族乡村建设的逻辑路向——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透析[J].民族学论丛,2022,第C1期
  • 马燕1,罗雪凝2(宁夏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生计变迁与族际互动——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为例[J].民族学论丛,2022,第C1期
  • 马国君,李心雨(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清代民族图志整理研究述评及其再思考[J].民族学论丛,2022,第C1期
  • 吴瑾菁1,孔柠檬1,2,刘亮亮2(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东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逻辑及实践向度[J].民族学论丛,2022,第C1期
  • 俞佳佳,李乐(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全方位嵌入”式社区建设:契合、互促、共生[J].民族学论丛,2022,第C1期
  • 万立良1,刘丁香2,刘安群3(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数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数字化解法: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中的短视频实践——以甘孜藏族自治州甲根坝镇为例[J].民族学论丛,2022,第C1期
  • 张腾1,李世荣2(宁夏大学本科生院;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张骞丝绸之路的开凿与西汉固原地区历史变迁研究[J].民族学论丛,2022,第C1期
  • 马巍(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河湟花儿的跨族际共融研究——兼论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结构[J].民族学论丛,2022,第C1期
  • 陈雪儿,刘义兵(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面向成人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百年回溯与时代转向[J].民族学论丛,2022,第C1期
  • 王鑫,施源(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社会交往视域下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因素分析[J].民族学论丛,2022,第C1期
  • 李俊良(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试述广东民族社团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J].民族学论丛,2022,第C1期
  • 田富军,李怡霖(宁夏师范学院文学院).中国古代黄河上中下游的诗文书写与治河文献中的民族精神[J].民族学论丛,2022,第C1期
  • 杨豪(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华北根据地回民的社会流动[J].民族学论丛,2022,第C1期
  • 张海洋(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民族地区村庄秩序运作逻辑与自主性秩序建构——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X村为例[J].民族学论丛,2022,第C1期
  • 丁明俊,沈梦磊(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学院).近十年以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研究述评[J].民族学论丛,2022,第C1期
  • 马文娟1,王有军2(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院;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边区党报少数民族媒介镜像构成的内容、规范及参考价值[J].民族学论丛,2022,第C1期
  • 冯晓多(西安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水环境视域下的边疆:以明代宁夏镇为中心[J].民族学论丛,2022,第C1期
  • 苏二龙(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兼业传统中的内生发展与乡村经济振兴——基于豫西马屯村的考察[J].民族学论丛,2022,第2期
  • 白云腾(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不言而信:城市少数民族社会信任论析——基于F市D社区的调查[J].民族学论丛,2022,第2期
  • 陈俊宇(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空间的互嵌:易地搬迁多民族互嵌社区的实践与分析[J].民族学论丛,2022,第2期
  • 王敏(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民族红色记忆赓续传承的四维价值[J].民族学论丛,2022,第2期
  • 宋晓明(中共宁夏区委党校法学教研部).西北民族地区社区治理法治化路径的理性范式选择[J].民族学论丛,2022,第2期
  • 王世忠,李雨谦(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中国共产党民族教育政策的百年探索[J].民族学论丛,2022,第2期
  • 蒋旭(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热点与前沿趋势[J].民族学论丛,2022,第2期
  • 韦亮节(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地区乡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场——以广西忻城县思练圩为中心的考察[J].民族学论丛,2022,第2期
首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