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道铭1,回毅滢1,赵炯昌1,王百群2,于洋1,3(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近60年山西省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6期
-
余扬波,唐国平,牛香豫,黎毅(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流溪河水库流域径流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6期
-
朱谧远1,2,武小飞1,2,李晨辉1,2,郭天崎1,2,张锐1,2,黄明斌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土高原陡坡地不同植被类型及恢复过程对径流泥沙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6期
-
汪飞1,2,洪林1,马田遥3,吐尼亚孜1,熊继东1(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余姚市水利局;宁波兴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基于SWAT模型的气候变化条件下诺敏河流域径流变化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6期
-
芦美,赵吉霞,李永梅,王自林,范茂攀(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玉米间作马铃薯对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6期
-
朱燕1,翟博超2,孙美美2,罗伶书3,王瑛3,杜盛2,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丘陵区不同密度刺槐和油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与化学计量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6期
-
刘卓昕1,高鹏1,2,穆兴民1,2,邱德勋2,丁莹莹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区植被恢复对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6期
-
展鹏,张超波,张强,冯潇慧,丁阳,蒋静(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干湿交替下苜蓿根系对黄土抗剪力学性能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6期
-
赵恩辉1,吴磊2,赵生华3(唐山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黄河三角洲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6期
-
蒋帅1,2,张黎2,3,4,景元书1,李攀5,任小丽2,3,何洪林2,3,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1981-2015年中国区域极端气候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6期
-
王辉源1,2,宋进喜1,2,3,吴琼1,2(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资源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秦岭研究院).基于SWAT模型的秦岭北麓灞河流域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6期
-
朱晓旭1,温仲明1,2,3,郑诚1,高原2,3,张格语1,王维维1,刁晓晨1,万锦枫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延河流域不同生活型植物功能性状特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6期
-
陈大蓉1,周旭1,胡锋2,裴宇1,胡玉雪1,罗为维1(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省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近30年贵阳市土地利用冲突时空变化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6期
-
杜峯屹1,2,陈松林1,2,蒲佳豪1,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2000-2020年闽东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生境质量时空演变[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6期
-
路琦1,邢韶华1,刘昌1,汪生财1,陈梦缘1,袁秀2(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近20年黄河三角洲地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趋势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6期
-
许进龙1,2,卢新海1,黄天能3,温雪3,覃云1(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财经学院海上丝绸之路与广西区域发展研究院;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子[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6期
-
刘青1,马建涛1,韩凡香2,杨成存1,黄彩霞3,程宏波4,柴守玺1,常磊1(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兰州城市学院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不同覆盖材料对旱地马铃薯土壤水分和耗水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6期
-
叶子萱1,赵广举1,2,穆兴民1,2,高鹏1,2,孙文义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土高原典型流域次洪事件水沙关系变化及其驱动因素[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6期
-
付思佳1,张会兰1,2,杨军3(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重庆缙云山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水河流域场次洪水输沙特性及关键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6期
-
郁耀闯1,2,3,杨树瑶1,3,王长燕1,3,龚兰兰1,3,赵景波2,任媛媛1,3,徐秋月1,3,侯英1,3(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实验室).宝鸡地区L1-S5黄土和古土壤水分入渗及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6期
-
杜丹丹1,2,高瑞忠1,2,贾德彬1,2(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水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吉兰泰盐湖盆地土壤颗粒分形特征与空间变异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6期
-
张延文1,周雅洁2,张不染2,拓卫卫1,杨京1,佟小刚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固沙林恢复土壤酶化学计量特征与养分限制效应[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6期
-
韩新生1,2,许浩1,蔡进军3,4,董立国1,郭永忠1,安钰1,万海霞1,王月玲1(宁夏农林科学院林业与草地生态研究所宁夏防沙治沙与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宁夏生态修复与多功能林业综合研究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立地因子和盖度对宁南黄土区中庄小流域玉米土壤水分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6期
-
胡安焱1,2,付稳东1,2,陈云飞1,2,颜林1,2,艾美霞3,陈瑞3,石长春4,刘秀花1,2(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榆林市水利局;陕西省治沙研究所陕西榆林毛乌素沙地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毛乌素沙地不同覆被类型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对降水的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6期
-
宋淑钧1,2,崔小茹3,陈雄4,陈其鲜3,杨荣1,尤艳蓉3(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定西市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休耕对陇中旱农区农田土壤养分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6期
-
张辉1,2,栗现文3,宋媛4,胡亚鲜1,2,4(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泥沙沉积层次对有机碳矿化和CO2排放影响的模拟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6期
-
杨馥羽1,陈奇伯1,2,黎建强1,杨波1,2,付钇珊1,赵月1,徐红运1(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西南林业大学石漠化研究院).计划烧除对云南松林土壤抗剪性能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6期
-
张琛,赫有有,薛婷婷,陈祥伟,付玉(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松嫩平原北部未开垦黑土土壤物理性状垂直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6期
-
苗欢,乔云发,唐煜杰,冯茜,岳娅,薛海清,苗淑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短时暴雨条件下秸秆和生物炭还田对水稻磷素表观利用率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6期
-
高元亢1,李婧2,汪星1,吕雯3,于晓燕1,王雁超1,王永强1(宁夏大学农学院;银川海关技术中心;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黄土丘陵苜蓿与柠条深层土壤干化状况及根系与养分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