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杨玲1,姚金伟2,杨汪3(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中国古代异姓王朝更迭中的禅让:规范、制度、暴力和利益——对传统政治社会皇权魔魅的文化考察[J].唐都学刊,2016,第6期
  • 钱耕耘(西安文理学院政治学院).西安文化精神及其价值探讨[J].唐都学刊,2016,第6期
  • 冯丕红(广西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节制:青年不可或缺的美德[J].唐都学刊,2016,第6期
  • 高萍(西安文理学院人文学院).西汉三辅文人群体考论[J].唐都学刊,2016,第6期
  • 张建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复合型金融人才的创新实践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唐都学刊,2016,第6期
  • 赵景阳(泰山学院经济学院).从“天人合一”视角审判“中国哲学”的“超越”特质——三种代表性观点述评[J].唐都学刊,2016,第6期
  • 潘斌(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王安石《周礼》诠释的新义[J].唐都学刊,2016,第6期
  • 马彪(日本国立山口大学人文学部).从秦简禁苑律重新认识秦代上林苑[J].唐都学刊,2016,第6期
  • 陈华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朱熹《论语集注》所表现的伦理学形态——以仁、义、礼三个概念为中心[J].唐都学刊,2016,第6期
  • 郝二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论罗蒂审美思想中偶然性的思维方式之美学革新意义[J].唐都学刊,2016,第6期
  • 梁晓宇(中共重庆市涪陵区委党校).建设服务型政党: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经验借鉴[J].唐都学刊,2016,第6期
  • 冯小莉(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后南越国时期两汉岭南与中原王朝关系论略[J].唐都学刊,2016,第6期
  • 李小成1,洪雨婷2(西安文理学院国学研究所;西安文理学院人文学院).《艺文类聚》引《史记》考索[J].唐都学刊,2016,第6期
  • 周德海(合肥市行政学院科研处).也论爱因斯坦的道德伦理教育思想[J].唐都学刊,2016,第6期
  • 吴家洲,刘锡涛(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隋唐洛阳城的池沼分布、功能及后续演变[J].唐都学刊,2016,第6期
  • 余慧(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陇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J].唐都学刊,2016,第6期
  • 陈桂蓉(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民间家训传承研究中的方法论探微——以福建民间家训为例[J].唐都学刊,2016,第5期
  • 陈仁仁(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传统书院教育理念与我国现代大学教育改革[J].唐都学刊,2016,第5期
  • 王兴锋(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百年来匈奴族历史地理研究综述[J].唐都学刊,2016,第5期
  • 赵录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中文系).《白鹿原》本色化小说语言探析[J].唐都学刊,2016,第5期
  • 罗莹(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论宋代东莱吕氏家族与“中原文献之传”[J].唐都学刊,2016,第5期
  • 王敬华(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世纪以来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研究述评[J].唐都学刊,2016,第5期
  • 王美凤(西安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关学宗传》的内容及其学术价值[J].唐都学刊,2016,第5期
  • 王建国(西安文理学院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终南山隐士文化初探[J].唐都学刊,2016,第5期
  • 经理(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卢梭”反对“卢梭”——晚期阿尔都塞视域下的卢梭研究[J].唐都学刊,2016,第5期
  • 王乐1,吴益芳2(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忧患思想力对传统政治思想的参与[J].唐都学刊,2016,第5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