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莹,王君妍(西安文理学院师范学院).唐宋时期家训文本的家庭教育思想探究[J].唐都学刊,2022,第6期
-
张维薇1,李广志2(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日籍客卿朝衡与李白交往考释 ——以相关诗文及和歌为中心[J].唐都学刊,2022,第6期
-
杨建强(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劳动伦理的当代价值[J].唐都学刊,2022,第6期
-
姜波(安徽大学哲学学院;安徽工商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论儒家之“义”的三重维度 ——兼论儒家理想人格的尚义特质[J].唐都学刊,2022,第6期
-
杨会(天津理工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规范的确立 ——基于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J].唐都学刊,2022,第6期
-
李贵,孟鸿,李丽莎(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的历史成就[J].唐都学刊,2022,第6期
-
张积玉(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仲实与周恩来交往若干史实考略[J].唐都学刊,2022,第6期
-
卫雪,胡宝月(西安文理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考古学视角下西安地区文明根脉探析[J].唐都学刊,2022,第6期
-
丁雨琪(西北大学国际汉唐学院).论日本遣唐使团在唐代文明传播中的作用[J].唐都学刊,2022,第6期
-
张晓峰(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列宁生态批判的内涵、演变及其当代价值 ——基于《帝国主义论》的文本考察[J].唐都学刊,2022,第6期
-
何刚刚(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徘徊于儒家伦理与现代伦理之间:路遥小说冲突的根源[J].唐都学刊,2022,第6期
-
陈正奇1,魏兴2,3(西安文理学院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从关中地区地名变迁看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J].唐都学刊,2022,第6期
-
张攀利1,胡城2(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浙江省武义县博物馆).墓志书写中的“徐氏家谱”与“唐国史补” ——以新见唐徐观墓志为中心[J].唐都学刊,2022,第6期
-
吴姚函(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唐代商人经营收入探微[J].唐都学刊,2022,第6期
-
魏涛(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关学史脉络的新展现 ——林乐昌主编《关学源流》评析[J].唐都学刊,2022,第6期
-
张巨武(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两汉时期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流略论[J].唐都学刊,2022,第5期
-
冀志强(贵州财经大学文学院).老子观道思想中的有无之辩 ——以《老子》第一章为中心的考察[J].唐都学刊,2022,第5期
-
冯庆旭(浙江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家风伦理[J].唐都学刊,2022,第5期
-
赵均强(西安文理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试论张载的为圣之学[J].唐都学刊,2022,第5期
-
张其秀(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杜甫、严武“睚眦”问题覆议[J].唐都学刊,2022,第5期
-
舒显彩(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汉代饮食禁忌及其社会风俗论析[J].唐都学刊,2022,第5期
-
韩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刘宝才教授的先秦思想文化研究[J].唐都学刊,2022,第5期
-
桑东辉(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伦理思想体系框架下的扬雄德福观探微[J].唐都学刊,2022,第5期
-
刘泉(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与历史研究所).“克己”与张载工夫论的建构[J].唐都学刊,2022,第5期
-
于风军1,袁勘省2(西安文理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从历史地理学角度看西咸一体化的本原[J].唐都学刊,2022,第5期
-
李喜霞(西安文理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近代陕西慈善组织发展特征研究[J].唐都学刊,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