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培暠(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论中华漆工精神传承及其当代价值[J].中国生漆,2022,第4期
-
常瑞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现代手工艺术学院).浅谈工艺美术专业工作室建设[J].中国生漆,2022,第4期
-
石金语,王燕平(中北大学艺术学院).融媒体时代平遥推光漆器传播发展研究[J].中国生漆,2022,第4期
-
史永哲(长安书画院).“科罗曼多”现象之断想 ——大航海时代海上贸易启示录[J].中国生漆,2022,第4期
-
池晗(闽江学院美术学院).福州传统脱胎漆器修饰手法对当代茶包装设计的应用和启示[J].中国生漆,2022,第4期
-
朱夏磊(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当代漆艺的“摩灭之美”[J].中国生漆,2022,第4期
-
易飞,阎红衣,胡佳佳(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大云山汉墓彩绘漆耳杯胎体病害处置[J].中国生漆,2022,第4期
-
林振团(闽江学院美术学院).漆艺材料的发展改良与创新[J].中国生漆,2022,第4期
-
何振纪(中国美术学院).早期美国家具设计及其漆艺特色[J].中国生漆,2022,第4期
-
王少羽(闽江学院美术学院).南宋黄昇墓出土漆器考释[J].中国生漆,2022,第4期
-
索浩楠,左洪亮(河南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创汇需求推动下漆工艺怀古风格演进研究[J].中国生漆,2022,第4期
-
朱黎(湖北霸漆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漂流漆体验课程的实践与推广[J].中国生漆,2022,第4期
-
南震朋,董凌(广西科技大学).山西稷山螺钿漆器的前世今生 ——访李爱珍的稷山螺钿之家[J].中国生漆,2022,第4期
-
邱菊芯,王敏(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非遗视角下扬州东关街漆器产业的市场认同研究[J].中国生漆,2022,第3期
-
张小燕1,2,商亭1,吴正仲1(福建工程学院;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设计创新研究中心”).“日用即道”视角下的现代漆器设计探究[J].中国生漆,2022,第3期
-
郑庆伟(闽江学院美术学院).虚拟仿真技术在脱胎漆艺传承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生漆,2022,第3期
-
洪碧琼1,2,曾鸿辉1,喻婕1,王相粤1,杨婷1,黄伟奇3(闽江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福建省中国漆新型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碳纳米管——漆酚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中国生漆,2022,第3期
-
赵宇耀1,龚立君1,李航宇2,靳蓓3(天津美术学院;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云南艺术学院).大漆类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的路径研究[J].中国生漆,2022,第3期
-
赵振,李亮(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丝路艺术研究中心).丹漆随梦 一脉薪火 ——评《漆彩鎏金——宁波非遗漆艺与高校教育传承》[J].中国生漆,2022,第3期
-
李家芳1,李文园1,杜国庆1,高雅雯1,高仁金1,2,3(福建省中国漆新型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闽江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福建省海洋传感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闽江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绿色材料与化工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闽江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纤维素基希夫碱铜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生漆干燥成膜的研究[J].中国生漆,2022,第3期
-
潘垒,曾凤英,解芳(宁波大学).浙江漆艺的传承与创新——以泥金彩漆为例[J].中国生漆,2022,第3期
-
周玮(太原学院).山西刻漆艺术[J].中国生漆,2022,第3期
-
董录明1,黄琦钧1,孙战伟2,邵安定2,种建荣2,韩向娜1(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刘家洼遗址出土漆膜劣化机理分析[J].中国生漆,2022,第3期
-
孙晓东(闽江学院美术学院).从故宫博物院藏品看清代雕漆工艺特点[J].中国生漆,2022,第3期
-
柳尧(闽江学院).漆壁画——材料文化的诉求与公共艺术新使命[J].中国生漆,2022,第3期
-
贾宝俊(平遥顺城路贾兴林推光漆器工作室).当下平遥推光漆器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生漆,2022,第3期
-
王嘉乐(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对福州漆器从业主体、产品产业现状的考察与思考[J].中国生漆,2022,第3期
-
赵军1,李澜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北省博物馆).云梦出土的秦文化圆形漆奁刍议[J].中国生漆,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