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旭东1,李爱霞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教师培训中心).论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的全面贯彻[J].课程.教材.教法,2022,第12期
-
马福运,张迪(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22,第12期
-
任友群1,黄荣怀2,熊璋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从信息技术到信息科技——关于《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对话[J].课程.教材.教法,2022,第12期
-
孙国春(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教育研究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改革意涵探析——以核心素养为逻辑基点[J].课程.教材.教法,2022,第12期
-
张荪1,袁霄2,韩佳峰1(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框架下舞蹈学科课程实施路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22,第12期
-
马勇军1,刘庆宇1,姜雪青2(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山东省莱州市文昌小学).如何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课程论[J].课程.教材.教法,2022,第12期
-
李群1,贾彦琪2,刘永奇3(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五育并举”视野下的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22,第12期
-
辛继湘(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基于新课标的教科书情境设计:内涵、意义与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22,第12期
-
潘信林(课程教材研究所).教材评价主体之间的差异及其整合[J].课程.教材.教法,2022,第12期
-
罗晶1,2,朱永新2(淮阴师范学院;苏洲大学新教育研究院).重新认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22,第12期
-
王会亭(南京晓庄学院幼儿师范学院).新课标下教学变革的主要动因、基本遵循与现实进路[J].课程.教材.教法,2022,第12期
-
朱自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论整本书的不同艺术形态及其阅读教学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22,第12期
-
陈蒨1,2,徐文彬1,李亚琼1(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常州市武进区实验小学).三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22,第12期
-
罗少茜,杨爱研(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语学习兴趣影响因素探究[J].课程.教材.教法,2022,第12期
-
任翔(北京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朱文叔语文教材编写思想探析——以《关于小学国语读本的几个重要问题》为中心[J].课程.教材.教法,2022,第12期
-
刘宗豪1,孙丽芹2,岳新坡3(南阳师范学院;河南艺术职业学院;首都体育学院).专项运动技能课程的结构化教学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22,第12期
-
李志超1,胡贝贝2(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数据驱动下教师教学决策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22,第12期
-
尹少淳(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从美术课程到艺术课程——《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析[J].课程.教材.教法,2022,第12期
-
金星,李如密(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智慧学习空间背景下的语文项目教学范式:内涵阐释与构建方式[J].课程.教材.教法,2022,第12期
-
(人民教育出版社期刊编辑室).人教期刊关于“中小学科学教育研究”的征稿启事[J].课程.教材.教法,2022,第12期
-
刘久成,孙京京,邵静仪,顾瑾,蒋璐,梁馨文(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数学教材难度研究——基于人教版三套教材的对比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22,第11期
-
徐鹏1,王彤彦2(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学科实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育人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22,第11期
-
章勤琼1,阳海林2(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第一小学).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学教评一致性”——兼论核心素养的落实与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22,第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