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陈卓,王飞,陈奕宏,周则兴,包涛(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基于激光雷达的无人艇海上目标检测与跟踪方法研究[J].中国造船,2022,第6期
  • 储纪龙,顾民,鲁江,王田华,曾柯(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水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内倾船骑浪概率评估方法和安全边界研究[J].中国造船,2022,第6期
  • 刘文涛1,刘志华1,马骋2,陈前1(海军工程大学舰船与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开发研究中心).调距桨动态调距计算方法研究[J].中国造船,2022,第6期
  • 董奕清,赵伟文,王建华(上海交通大学船海计算水动力学研究中心(CMHL)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考虑鸭尾变形的豪华邮轮水动力性能优化[J].中国造船,2022,第6期
  • 杨云涛1,朱仁传2,马超3(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基于移动脉动线段源格林函数的波浪中并行两船耦合运动数值研究[J].中国造船,2022,第6期
  • 杜尚坤,范菊(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海上浮托安装中多体水动力相互干扰研究[J].中国造船,2022,第6期
  • 骆寒冰,龙禹,屈湛博,谢芃(天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动力定位起重船吊装海洋平台组块耦合运动响应模拟[J].中国造船,2022,第6期
  • 倪歆韵1,崔杰2,赵战华1,魏子阳1,俞俊1,程小明1(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江苏科技大学).基于水弹性力学软件的浮式防波堤消波性能分析[J].中国造船,2022,第6期
  • 郭军1,扈喆1,陈作钢2,3,4,崔连正2,4,李贵斌5(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福建省船舶与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喷水推进技术重点实验室).带截流板的滑行艇阻力性能数值优化[J].中国造船,2022,第6期
  • 李莎航1,王文华1,张科栋1,张振兴2,刘刚1,黄一1(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系泊锚链全生命期内极限破断安全系数演变特性分析[J].中国造船,2022,第6期
  • 张伟1,2,陈晓明2,陈建平1,2,王宗龙1,2,朱兵3(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喷水推进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基于谐波平衡法的喷水推进器流场数值模拟[J].中国造船,2022,第6期
  • 高成君1,2,姜磊1,2,刘帅1,2,叶聪1,2,姜旭胤1,2(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大尺寸球冠形观察窗的结构强度研究[J].中国造船,2022,第6期
  • 吴川博1,俞万能1,2,3(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福建省船舶与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省近海小型绿色智能船舶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基于安全等级的动态船舶安全领域模型研究[J].中国造船,2022,第6期
  • 杜尊峰,文树吉,樊涛(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改进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的驳船调载方案多目标优化研究[J].中国造船,2022,第6期
  • 朱子扬1,肖龙飞1,2,寇雨丰1,刘雨3,高定全3(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大吨位沉船双船抬吊深水打捞试验研究[J].中国造船,2022,第6期
  • 张维英,周俊秋,孙风胜,于欣(大连海洋大学航海与船舶工程学院).基于图论与智能优化方法的水面舰船外板曲面几何展开研究[J].中国造船,2022,第6期
  • 王凯1,万远琛1,刘天辉1,樊天慧2,麦志辉3,吴韩3(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海域风电场风浪联合分布研究[J].中国造船,2022,第6期
  • 钟毅1,2,吕岩松1,刘旭1,张二1,滑林1(海军工程大学舰船与海洋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1697部队).单轴受压圆形开孔加筋板剩余极限强度试验及仿真研究[J].中国造船,2022,第6期
  • 王冬姣(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多自由度波浪能装置参数共振及抑制措施研究[J].中国造船,2022,第6期
  • 姚新楠1,2,刘斌1,吴卫国1(武汉理工大学绿色智能江海直达船舶与邮轮游艇研究中心;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邮轮大跨度甲板结构极限强度预报的简化解析法[J].中国造船,2022,第6期
  • 刘丹,杜青海,刘峰酉,雷琦(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上海深渊科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神经网络的深海球形结构机器学习设计与优化[J].中国造船,2022,第6期
  • 霍发力1,蒋文馨1,朱晨阳1,2(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浮式风机浅海区域系泊系统定位特性研究[J].中国造船,2022,第6期
  • 张万里,阮志豪(能威(天津)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钢悬链线立管延长使用寿命方案研究[J].中国造船,2022,第6期
  • 任建宇1,2,乐丛欢1,2,张浦阳1,2,丁红岩1,2(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流速对全潜型浮式风机整机拖航影响的研究[J].中国造船,2022,第6期
  •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造船》编辑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造船》编辑部).2023年《中国造船》科技期刊征订通知[J].中国造船,2022,第6期
  • 孙文祺,王文龙,姜兆祯,张延厚,笪良龙(海军潜艇学院).海洋观测无人艇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造船,2022,第5期
  • 王磊1,2,3,胡中惠1,2,3,姜磊1,2,3,马利斌1,2,3,向衍4,蔡伟5(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深海载人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杭州华能工程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禹龙”号大坝深水检测专用潜水器设计与开发[J].中国造船,2022,第5期
  • 李晓文1,2,朱兆一1,2,陈清林1,2,蔡应强1,2,彭苗娇1,2(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福建省船舶与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菱形开孔薄板面内剪切稳定性试验与分析[J].中国造船,2022,第5期
  • 何林1,2,柴威1,2,杨龙霞3,李春宝1,2,施伟4(高性能船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非线性波浪载荷下自升式平台动力响应极值预报[J].中国造船,2022,第5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