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段月1,2,程雪玲2,华维1,徐佳男1,冯冬蕾3(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气象局).北京城区二氧化碳时空分布及湍流谱特征[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第6期
  • 贾海灵,马晓燕,熊飞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东部大陆和邻近海域暖云特性时空分布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第6期
  • 程志刚1,李炬1,周明煜2,窦军霞1,曹晓彦1,张京江1,张鑫宇1,贺晓冬1(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中央商务区(CBD)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第6期
  • 钱诚1,2,严中伟1,2,曹丽娟3,李珍1(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基于1873年以来器测气温的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第6期
  • 刘俊,谭涌波,师正,王梦旖,于梦颖,郑天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气溶胶对雷暴云微物理过程和起电影响的数值模拟[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第6期
  • 胡凤良1,2,王丽琼1,3,左瑞亭1,3,王超4(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95871部队;南京雨后地软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省信阳市环境监测站).北太平洋风暴轴对黑潮延伸体系统变异的响应及其能量转换机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第6期
  • 刘双1,2,3,谢正辉1,曾毓金1,刘斌1,2,高骏强1,4,李锐超1,2(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人为扰动对陆面水分能量的影响 ——以沩水河流域为例[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第6期
  • 陈柏青1,2,刘毅2,刘靓珂1,沈新勇1,张玉李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低纬地区平流层准零风层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第6期
  • 李星雨1,2,毕训强1,3,张贺4(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候变化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全球模式NCAR CESM和CAS ESM对亚洲东部夏季气候的模拟性能评估:气候平均态和降水日变化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第6期
  • 陶威,陈权亮(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两类ElNino事件对我国西南地区冬季降水的影响[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第6期
  • 索南看卓1,任国玉1,2,贾文茜1,孙秀宝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气科学系;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武汉城市相对湿度气候学特征与长期变化趋势[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第6期
  • 刘翔卿1,王雷2,刘阳2,3,孙绩华4(云南省腾冲机场气象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1951~2010年云贵高原大理和丽江气温、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第5期
  • 李文韬1,2,李兴宇1,张礼林3,成董4(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湖南衡阳市南岳区气象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95871部队).青藏高原云水气候特征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第5期
  • 张蕾1,2,王咏薇1,2,3,赵小艳1,于超2,郭良辰1,2,胡凝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街区形态及冷却屋顶对冠层内辐射热通量的影响[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第5期
  • 时子童1,2,贾根锁1,胡永红3(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基于卫星遥感揭示长三角台站周边城市土地利用扩张及其对气温记录的影响[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第5期
  • 刘娜1,2,段晚锁1,2,王自发2,3,唐晓3,周菲凡4(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北京地区一次空气重污染过程的目标观测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第5期
  • 徐敬1,寇星霞1,李梓铭2(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京津冀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秸秆燃烧排放对北京及其周边地区PM2.5浓度影响的数值模拟[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第5期
  • 姚雪峰1,2,3,葛宝珠1,郑海涛4,5,马宇飞3,高超6,王自发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解放军96631部队;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解放军61741部队).基于多元数据分析的我国PM2.5浓度及其主控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第5期
  • 胡凤良1,2,王丽琼1,3,左瑞亭1,3,徐锐4,王超5,刘立军6(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95871部队;南京雨后地软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省信阳市辐射环境安全技术站;河南省信阳市环境监测站;空军参谋部气象局).黑潮延伸体区纬向扰动海温的结构特征及其对系统变异的指示作用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第5期
  • 覃军1,袁正旋1,曾向红2,吴浩2(中国地质大学;湖南省气候中心).湖南岳阳一次重度霾过程近地层物理量场异常特征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第5期
  • 王霁吟,陈懿妮,孙长,王丽颖,俞佩(浙江省气象台).基于欧洲中心细网格预报资料和观测资料的浙江省春夏降水性质分类指标[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第5期
  • 窦以文1,2,丹利2,严中伟2,李珍2,胡保昆1,史君卿3(北京市气象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基于均一化观测序列的京津冀地区气候变化格局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第5期
  • 姚雪峰葛宝珠郑海涛马宇飞高超王自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解放军96631部队, 北京, 102206;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合肥, 23003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 230026;解放军61741部队, 北京, 100094).基于多元数据分析的我国PM2.5浓度及其主控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第5期
  • 谢星旸1,2,3,游庆龙1,2,3,王雨枭1,2,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英气候变化与评估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1961~2014年中国冬季极端低温变化特征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第4期
  • 张文1,赵珊珊2,3,万仕全4,封国林2(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国家气候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扬州市气象局).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热带气旋灾害评估方法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第4期
  • 宋伟1,2,吴志伟3,李跃凤2,刘春2,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内江市气象局).冬季中国东部与北极之间近地面温度 变化的年际联系[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第4期
  • 胡鹏1,2,陈文1,2(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海夏季风爆发与前期东亚冬季风异常的关系以及ENSO的作用[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第4期
  • 庄园煌1,2,张井勇1,2,王远皓1,吴凌云3(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东北暖季气温变化特征及其与海温和 大尺度环流的关系[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第4期
  • 陈萍萍1,沈润平1,师春香2,韩帅2,王绍武1,袁帅1,鲁青芸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基于HRCLDAS/CLM陆面数据同化系统的青藏高原地区土壤湿度模拟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第4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