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周人尚赤综考[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刘迪1,李卫东1,马蕊1,谢雨2(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山白毛茶茶业有限公司).基于横县南山白毛茶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黄幼霞,玉妮(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基于RMP分析的广西边境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李萍(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歌谣与政治:时政嘹歌的现代兴起及其启示[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黄梅珍(百色学院).大学生学业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田贯辉(兰州大学).新媒体发展对高校校园媒体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龙国贻,孙宏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八江语言路 浓浓古道情 ——中国民族语言学家孙宏开先生之茶马古道语言文化专访[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史阳(北京大学).从《达冉根》看菲律宾英雄史诗的特点 ——兼与中国南方史诗比较[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刘胜蓉(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民族地区失地农民文化自觉意识培育探究[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缑文学,庞铃(广西大学).广西农村空心化问题的表征、成因与对策[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王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西北民族大学).《六道轮回图》的“人观”表述[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潘彩娟,秦炜棋(百色学院).桂西龙坪高山汉族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整体保护与融创发展[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周翔(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射日神话中的女性英雄形象及其性别秩序隐喻 ——以壮侗语族民族与台湾少数民族为例[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欧阳澜(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瑶语核心词“耳”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徐杰舜(广西民族大学).梧州与封开:岭南文化古都考[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Maria Magdalena Sinta Wardani1,张会叶2(Sanata Dharma University;云南民族大学).印尼伊班语的音节类型[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兰正群1,沙娜2,阿呷克哈3(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西昌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禄劝纳苏彝语松紧元音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周秀苗1,祝远德2(百色学院;广西大学).文本形式翻译初探[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杨铃,苏玉琼(成都理工大学).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5期
-
陈国玲(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语言接触下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罗城仫佬族为例[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5期
-
罗志发1,2,薛斐1(桂林理工大学;百色学院).坚持“党指挥枪”原则,突出人民军队新使命——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与传承红色基因研究之二[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5期
-
吴德群(百色学院).从民间文化到旅游景观:文化记忆视角下壮族布洛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以田阳敢壮山布洛陀景区为例[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5期
-
黄焕汉1,2,黄息息1(广西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红色文化助推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5期
-
廖燕群1,2,张志巧2(广西师范大学;百色学院).“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的路径优化——“三全育人”背景下大学生成长与发展调查研究之二[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5期
-
姜静(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葛颇彝语的焦点结构[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5期
-
宁亚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的国家意识与民族意识关系[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5期
-
周竞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路径管窥(1921—1949)[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