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孙惠柱,王柱人(上海戏剧学院).试论戏剧教育的三种模式——兼谈普及戏剧教育面临的理念及实践问题[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顾春芳(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中国特色戏剧学体系建设的构想[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沈林(中央戏剧学院戏剧艺术研究所).也谈中国戏剧学科建设:一个不同的国际视角[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周安华(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互补与联动:主体完型性戏剧影视学科建设纵论[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朱寿桐(澳门大学中文系).鲁迅文学与戏剧文化资源[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徐健(《文艺报》社).是改编的对象,亦是“精神对话的对象”——从三个时间节点“鲁迅戏”的嬗变谈起[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李伟民(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五四精神与莎士比亚戏剧——从《威尼斯商人》到《乔妆的女律师》[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彭磊(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何谓莎士比亚的政治——论当代莎士比亚政治批评的四种范式[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郭跃进(中央戏剧学院).京剧老旦行当演进及审美嬗变研究[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陈光曦1,庞庆2,张帆2(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十九世纪中前期英国舞台上的中国想象[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魏梅(上海戏剧学院).中学西渐:18世纪德意志耶稣会舞台上的“中国主题演剧热”[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祁劭媛(上海戏剧学院).“选择行动动词”是排演中“有魔力的刺激物”——英式表演训练法带给演员与表演指导的双向启示[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盛梅(澳门大学).鲁迅与中国歌剧文化的学术辨析[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1,第6期
  • 顾亚奇(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融合与破圈:小众艺术的跨媒介生产与传播——基于《戏剧新生活》的多维解析[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1,第5期
  • 陈戎女(北京语言大学).改编与重塑:跨文化戏曲中的女性人物及其意义[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1,第5期
  • 陈琳(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交织表演文化理论剖析[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1,第5期
  • 刘祯(梅兰芳纪念馆).从“遗形物”到“优美之艺术”—胡适与梅兰芳的三国出访演出考论[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1,第5期
  • 易杰(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真实、暴力与仿真——论萨拉·凯恩戏剧中的客体[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1,第5期
  • 王维斌,刘宇婕(深圳大学艺术学部).迈克尔·契诃夫方法“疗愈性”的探索与应用[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1,第5期
  • 何成洲(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和外国语学院).跨文化戏剧理论中的观看问题[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1,第5期
  • 索菲·迪塞尔霍斯特,克里斯蒂安·拉考,徐胤(中国人民大学德语系).海盗与同伙——疫情期间网络戏剧大放光彩[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1,第5期
  • 尤利·巴尔博伊,陈世雄(厦门大学).后戏剧剧场和后现实的戏剧性[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1,第5期
  • 夏洛特·麦基弗1,贾斯汀·中濑1,邹璇子2,何成洲3(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戏剧学院;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和外国语学院).西方跨文化戏剧理论的“风”与“浪”[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1,第5期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