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玫(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人类学实践对叶广芩文学叙事的渗透[J].民族文学研究,2023,第6期
-
刘略昌1,任清清2(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信阳学院外国语学院).新西兰华裔小说《大地转银》中的边缘群体叙事[J].民族文学研究,2023,第6期
-
吴翔宇,孙天娇(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传统内”的转换和表征——林兰民间童话辑录的语言现代化重释[J].民族文学研究,2023,第6期
-
杜安1,2,史若楠1(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谢六逸新闻传播研究中心).“斗牛才罢启歌场”——侗族斗牛民俗中的声音景观[J].民族文学研究,2023,第6期
-
卞梦薇(鲁东大学文学院).从格林兄弟的《忧伤圣女》看中国北方民族“无手少女”型故事的流传和变异[J].民族文学研究,2023,第6期
-
刘艳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丕变与重构: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学术演进[J].民族文学研究,2023,第6期
-
杨晓斌,肖佳琳(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史笔文心:《魏书》对北魏赋史的建构[J].民族文学研究,2023,第6期
-
益西旦增(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戏以载道:田汉《文成公主》创作过程及其在汉藏民众中的反响[J].民族文学研究,2023,第6期
-
周秀英(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论新时代新疆多民族汉语小说的话语范式[J].民族文学研究,2023,第6期
-
高忠严(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塑地方感:作为象征的昭君文化节和藏山大王庙会[J].民族文学研究,2023,第6期
-
丹珍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适度·和谐·多样统一——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空山》[J].民族文学研究,2023,第6期
-
王静(西北大学文学院).金末壬辰之祸与遗山生命诗学的建构[J].民族文学研究,2023,第6期
-
王春翔(山东大学文学院).“元习”说与明代复古的近传统[J].民族文学研究,2023,第6期
-
胡大雷(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北朝和亲与北方女性文学[J].民族文学研究,2023,第6期
-
李珍妮(暨南大学文学院).少数民族文艺如何被“发现”——茅盾新疆之行与现代西北文艺的边缘路径[J].民族文学研究,2023,第6期
-
陈前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元大都织帽匠何失生平及交游考[J].民族文学研究,2023,第6期
-
黄铮,黄斌(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从弘曕诗歌看清中期宗室诗的风貌[J].民族文学研究,2023,第5期
-
牟方磊(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文学路径[J].民族文学研究,2023,第5期
-
吴雪丽(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西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空间的流动性与精神游牧的可能——论阿库乌雾的诗歌写作和诗学实践[J].民族文学研究,2023,第5期
-
司国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论蒙古族作家海勒根那民间书写的发生与嬗变[J].民族文学研究,2023,第5期
-
韩伟,闫哲(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格萨尔”史诗的地理空间研究[J].民族文学研究,2023,第5期
-
冯文开(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口头文学与文人创作之间的双向转化——以《清平山堂话本》为中心的考察[J].民族文学研究,2023,第5期
-
王文君(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借镜和再创——论大调曲子对子弟书《露泪缘》的移植和改编[J].民族文学研究,2023,第5期
-
杨遇青(西北大学文学院).论释来复交往题咏中的文化认同及其书写意义——以《澹游集》为考察中心[J].民族文学研究,2023,第5期
-
方天建(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明代云南木氏土司碑刻中的报国情怀[J].民族文学研究,2023,第5期
-
赵静蓉(暨南大学中文系).越界与流动——论数字时代华文文学研究之理论语境的变迁[J].民族文学研究,2023,第5期
-
张帆1,2,李英1(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瓦尔特·海西希蒙古文学研究的三重维度[J].民族文学研究,2023,第5期
-
任竞泽(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文体正变与辨体破体:元好问的文体观念论析[J].民族文学研究,2023,第5期
-
汪方芳(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论司登得的晚清北京俗曲英译[J].民族文学研究,2023,第5期
-
黄炜星(暨南大学中文系).蒙古族作家索南才让的“新牧民小说”论[J].民族文学研究,2023,第5期
|